大多数事,看的都是下限。
——将军不需要个个都具备卫霍之姿,但至少要人人都上过战场、见过血,不至于搞出纸上谈兵,外行指导黑行的笑话;
官员也不需要人均萧何曹参,但至少要了解体质内部的基本尝试,能较为妥当的处理自己的工作。
看似愚蠢,然实则,却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官员甄别手段。
而这,就导致了眼下,让刘荣这个后世来客十分不爽,甚至暗下发起牢骚的状况。
官僚群体被宠坏了。
他们自认为端上了铁饭碗,而且根本不愁自己无法升迁,只需要好好养生、活得久些,早晚都能轮到他们升官。
而唯一能敦促他们不要躺平、不要纯熬资历的外在激励:新鲜血液、内部流动性,在这个时代也根本没有存在条件。
——在后世,万千学子应试入仕,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压力别提有多大;
可在这个时代——在如今汉室,别说是一个合格的储备干部了;
就连能写会认、有基本读写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合格知识分子,都是各方抢夺的香饽饽。
能写几百个常用字?
——替人写信,不比种地赚的少!
还能算算加减法?
——商贾能三顾茅庐,请你给他做账房先生!
至于读过正儿八经的典籍,有一定学识的文人,那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没什么野心的,可以给豪门富户家的孩子们教书启蒙;
稍微有点物质欲望的,可以广收门徒,授之以先贤之道。
若是上进心强一些,有门路的可以入仕为官,没门路也可以先给勋贵、王侯做门客,然后一点点往上爬,总有熬出头的那一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出现一个在后世绝无可能存在,但在封建时代,却也几乎没有办法根本解决的难题。
——官僚群体,具备不可替代性。
即:离了现有的官僚群体,皇帝别说是做点什么了,连最基本的国家行政运转,都根本无法保障。
换而言之,官僚群体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具备了对中央朝堂——尤其是天子本人的反制权。
当某件事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一致感到不满时,他们有能力凭一句‘哎呀,突然想辞官回家了’,就让中央政府改变决策。
当然了,这也不是某个人,或是极个别人能做成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