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
途中遇劫,无奈逃往西夏,被西夏收留、重用,后来寻得机会,依旧归宋。
在此过程中还与西夏人大战,重挫了西夏王牌铁鹞子,水芙姑娘的父亲就是殁于这一役。
这位李将军不但对金国地理比较了解,对金军的作战方式比较了解,而且孤军在敌国领土上东奔西走,避强击弱的游击经验也相当的丰富。
杨沅认真听取了李显忠毫无保留的敌国游击经验,向他拱一拱手:“李将军,后会有期。”
李显忠抱拳道:“祝燕王一路顺风,大捷而归。”
杨沅上马,得胜钩上挂着双锤的杨寿便把大手向前一挥,沉声喝道:“走!”
三千轻骑,蹄声如雷。
雁南飞,人北去。
李显忠伫立马上,许久方归。
……
曲阜,一家酒馆。
山东大地上此刻虽然是狼烟四起战事频仍,但圣人故乡倒还是一片太平气象。
毕竟是圣人家园,且又不是战略要地,任哪一方轻易也不愿招惹,所以此地到成了乱世中一片太平乐土。
“店家,来一道熏豆腐、一道鸳鸯鸡、一道家烧黄河大鲤鱼、四碗驴肉汤,八个烧饼。”
晌午刚过,店里来了四位客人。
一个长身玉立,翩翩公子。
一个清丽可人,显然是少夫人。
一个体态娇小,是个小丫鬟。
还有一个看起来粗壮魁梧、有些憨憨的年轻人,显然是公子的贴身随从。
他们还有车驾,下人,自去大堂里就餐了。
公子和少夫人带着两个贴身的伴当,却是进了雅间。
等菜上齐了,小丫鬟便去关了门,公子起身,推开了临街的窗子。
想起现在被留在上京城的孔拯,凭窗而立的杨沅不禁笑出声儿来。
“这儿是圣人家乡,我忽然想起孔拯来了,如今的孔家,还真是南孔、中孔和北孔,三家分立了。”
原本赵构南奔,再建大宋,南孔一派背着孔子和孔夫人的楷木像跟去了南方。
从此孔家就出现了南孔和北孔。
只不过,当初杨沅怂恿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造反,把当时正在济南府做客的孔拯掳到了东北,另立了一个衍圣公。
这一来北孔就名不符实了,所以变成了中孔。
杨沅并没有带着三千轻骑北上。
目标太大了,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