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在潼川路的蓬州和夔州路恭州各自发生了一件事情。
登堂入室,梅易主。
蓬州这边,铁矿山,桃源,杨沅一手箍住梵清的纤纤细腰,抬手就揭开了她包头的青帕。
一瞬间,梵清的俏脸就变成了一块红盖头,红得份外明媚。
杨沅的内功远不及梵清深厚,两人又靠的这么近。
这时梵清只要一拳,杨沅根本抵挡不得,必然能把他打到吐血。
可,杨沅一下子揭开了她包头的青帕,露出了她的光头。
杨沅做出这般轻浮冒犯的举动,她却只是红了脸,傻傻地站在那里。
与此同时,夔州路恭州城(重庆),一行人马也趁着夜色,在有心人接应之下悄然进了城。
恭州原名叫渝州,因为旁边的嘉陵江,当时就叫做渝水。
渝州之所以改名为恭州,源于北宋徽宗年间一场荒诞离奇的谋反案。
当时,一个獠人部落的少族长赵谂,异想天开地想做皇帝。
想到就做,执行力特强,他马上积极准备起来。
他拉拢了一群官二代和富二代,这些二代基本上都不是家族长子,而是被家族养废了的一群米虫。
这些人一拍即合,连造反成功后的年号和同党们的官职都拟好了。
可带头大哥赵谂忽然又觉得眼下不是造反的最佳时机,决定先隐忍下来。
于是,他就吩咐同党们蛰伏,以待时机。
可是,他不靠谱,他找的这些帮手更不靠谱。
一群轻浮莽撞之辈,居然把他们要起事的计划和自己将要担任的官职在酒肆时大声宣扬了出来。
赵谂所在的獠人部落是北宋年间向大宋称臣,主动归附的,因此得大宋皇帝赐姓为赵。
到了赵谂这一代,其实汉化的已经差不多了。
赵谂甚至考中了进士,是个读书人,并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野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做了一件这么荒唐的事。
就这样一件写成故事都得被看官骂没逻辑的事,偏偏就在现实里发生了。
有人听到他们的话后,马上向官府举告了。
官府查证属实,其结果就是赵谂被砍头,他的同党和家人被流放岭南。
他应该庆幸他是生在宋代,不然换个朝代,谋反大罪,他的整个家族都要玩完。
那时徽宗皇帝刚刚登基,地方上发生了谋反大案,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