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日后再慢慢斟酌,眼下还是先以称王之事为重。”
刘备点了点头,也没有急于一时。
无论如何,一统天下才是正事,海外之事也是复兴大汉后的决策,眼下确实不宜消耗过多的精力。
旋即,刘备看着眼前那一叠的文书,开口道。
“称王诸事,有子坤操办,又有蔡公、郑公、卢师等协助,备并无担心之处,只有一个地方需改一改。”
“主公请说。”
刘备正色道。“祭天及冠冕之时,备希望子坤亦在左右。”
“主公,这不太合礼制。”李基皱眉答道。
“若不是云长需坐镇荆州,翼德也要在豫州统兵,备所想的乃是让尔等伴随左右。今云长翼德不能返回,子坤可不能推辞……”
顿了顿,刘备接着说道。
“再者,武帝泰山封禅之时,尚且携冠军侯之子霍嬗一同,子坤于备而言,更甚冠军侯于武帝。”
“有祖宗先例在此,若有人言不合礼制,大可前来与备细说就是了。”
好一个有祖宗先例……
这个理由实在是再万能不过了,让李基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是暂且答应了下来。
不过,李基在与刘备进一步敲定了一系列祭天封王之事,下值返回府邸陪着妻女用膳后,一个人却是在庭院中来回踱步,陷入着深思。
在海外大开封异姓王的口子一开,大肆在一应肥沃之地中设下诸侯王,这一想法激进与否尚且不提,利弊却是相当的明显。
遥想炎黄二帝以及夏商周时期,疆域如何能与今日之大汉相比。
尤其是在西周分封诸侯王后,诸侯王疯狂向外开拓疆域,这乃是华夏疆域面积产生剧变的一大时期。
秦汉两朝,也不过是在周朝所开拓的疆域下所建立的帝国罢了。
大一统,自然有大一统的好处。
可分封制的对外开拓积极性,无疑是远超大一统王朝的。
一众诸侯王为了利益,也遵循着骨子里对土地的追求,将会不断地开拓土地。
因此打开这个口子,只需度过大汉需要在背后全力支持的初期,成功在海外立足的诸侯王无疑会给友邦们带来一些小小的强汉震撼。
届时,李基原本所设想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然也会随之成功,就是这条道路上的是友邦还是大汉的诸侯王就不太好说了。
大陆对岸的那些友邦们由于文化思维不同,只会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