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一出,李基顿有种思如泉涌之感。
由于信息传递的效率,也由于统治一个地方也需要讲求收益。
所以类似于草原那等地方,列祖列宗们不是不曾干赢过异族,但却没有将大片大片的草原收归国土。
原因无外乎对于朝廷而言,草原所能产生的收益远远小于统治与防御的成本。
可往海外不一样,往海外大封诸侯王更不一样。
忆往昔,武王灭纣之时,同样也是无力统治九州之地,转而选择将诸侯王都分封了出去。
如商末重臣萁(同棋)子更是被封在半岛建立王朝,萁子王朝延续了千年之久,甚至被后世《高丽史》记载着中国教化礼仪,自萁子始,乞求为其立祠以祭。
与崎岖难行的陆路相比,通过海路无疑要更为便捷地连通诸国,连通分封在海外的诸侯王。
即便大汉无力时刻管辖遥远的海外诸侯王国,但无疑也能让大汉通过这种方式虹吸当世资源,真正确立当世中心之国的地位。
且这种体系不仅能让尚武的汉人,自此有了一个能够无限向外开拓以及上升的空间。
更是能通过对海运的需求,不断推动着海船的发展,让汉文化能够持续地给诸多落后愚昧的地域带去先进的荣光。
左手汉剑,右手儒书,彻底实现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岂不美哉?
一念至此,李基忍不住手掌微微有些发颤地拿起茶杯,细细地品了一口,尝试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个想法……太激进了,比引导世家豪强如鬣狗般向外开拓,还要激进太多了。
汉人尚武,对于王侯爵位更是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正是因此,当年的高祖皇帝才以“白马之盟”封死了异姓王的通道。
而一旦刘备选择在海外开了这个口子,第一个彻底疯狂的绝对会是世家,尤其是以袁氏为首的顶级世家。
如今在夷洲不过是让世家豪强们实质性地拥有了类似于划地为王的自由,就已经让许多世家前仆后继地蜂拥而去开发夷洲。
假如刘备在登基为帝后,真正列出了一个在海外征战开拓取得多少功绩便能封王,李基都不敢想多少大丈夫会选择扬帆出海,建功立业。
起码,如今天天宅着闲来无事,都已经开始跟刘琦混在一起研究佛法的袁术绝对呆不住,肯定会嚷嚷着要出海。
缓了好一阵后,李基恢复正色开口道。
“主公所言关系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