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以欺天,这份愧疚,你就要乖乖受着,尤其是将来当真跻身十五境了,陈平安又岂能做到自欺……
走出造化窟,跨海登岸,恰似一尊“神主”如草芥飘零陌上。
在那之后的“陈平安”,何等心思缜密,何等心机深沉,毫不犹豫散去所有师兄积攒下来的功德,缝补地缺,继任国师,立即有了四手准备……被宋雨烧劝阻成功、容得仰止苟活于世而不杀之……山巅论道一场,于玄都要佩服不已,心悦诚服称呼一声陈道友。在那莲藕福地,比老天爷还要老天爷,环环相扣,精心布置天下……要辅佐大骊某任皇帝,去争一争整座人间而非浩然的“人道之主”。
这就是神性“做主”的厉害之处。偶有例外,便皆是跃出神性管束的人性。心相天地之内,层层关隘,被拘押的,就是个“无脸”的人性。而人性之“脸面”,便是在灵境观内,最后一片由崔瀺利用残留本命瓷碎片打造而出的“陈丛”,两个人神混淆一片陈平安即是真正的、完整的一,一起走在复杂的人间。
那座用以拘押人性陈平安的大阵,本身就是一座与灵境观未来道士陈平安人心的衔接之路,是崔瀺趁着三教祖师散道之时,偷偷潜入青冥天下凿出一条纤细“河床”,之后人心如水,缓缓流淌,从无断绝,细水流长。期间“少年陈丛”在那道观通铺似睡非睡之时,不就曾经有所言语?
但是崔瀺再狠心,也终究是文圣一脉的首徒,陈平安的大师兄,便趁此空当,送给陈平安一份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
少年陈丛所见风景,仿佛是河床两边的花开遍野,大概就与陈平安要在桐叶洲打造一条百花之渎,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间风景千万种,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皆是“美好”。
世界没有给予你的这份缺憾,大师兄勉强为之,补上。
先前在高台,道士施舟人用以讥讽、可怜或是挖苦陈平安的那句童年与少年如何,也就是道力太弱,术算太过稀烂,道士不晓得崔瀺的所作所为。兴许这就是郑居中去了高台,却懒得跟道士多说一句话的原因所在,实在是双方本就没得聊。
创造出蛮荒“英灵殿”的大妖初升,最终身死道消于这座英灵殿。
萧愻与那郑居中都不是什么矫情的,对待联手一事毫无芥蒂,萧愻不怕被郑居中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去,就像大骊地支一脉瞧见了吾洲,也不怕被瞬杀。萧愻心中有数,郑居中这尊魔头做事是匪夷所思的,却不是那种不择手段、计谋全靠下作的路数。既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