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记名在册,不准参加登基大典后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那是什么???”
听到了圣旨的内容,聚集在宫门前的学子们全都傻了眼。
只能模糊的猜测,大概又是那位特立独行的大将军搞得什么新奇玩意,但是却完全不知这和他们有何关系。
不过,荀彧来此自然不是卖关子让众人猜的,很快便在周围兵士们的一声声肃静后,大声解释起来:
“科举,乃开科制举是也。”
“大将军深知治国安邦,人才为基之道。”
“此次虽新帝登基在即,然天下大乱未定,正是急需贤才之时。”
“故而,大将军为选拔天下英才,特请皇命,于登基大典后即刻举办首届科举考试大会,其意在以才取士,故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凡我大汉子民,无论士农工商,皆可报名参与,一试身手,展露才华。”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选拔,优中选优,依次晋级。”
“乡试由各郡太守主持,选拔本地才俊;会试则由朝廷派遣考官,于洛阳举行,汇聚天下英才;殿试则由皇帝陛下与大将军亲自主持,选拔出最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
“望诸位有意仕途,愿为社稷出力之人踊跃参加,共襄盛举,为我大汉之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与力量!”
“什么?!”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大将军和皇帝亲自主持,只要考过了就能出仕了吗?不需要再等那些大人的举荐和征辟了?!”
学子们纷纷议论起来,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
一直以来,他们都被困在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桎梏之中,出身寒门的他们想要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
即便他们才学出众,品性兼优,也往往因为没有世家大族的举荐和背景,而被埋没在人海之中,难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然而,现在竟然有人告诉他们,有一个全新的选拔制度即将推行,这个制度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考过了就能出仕为官!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这些寒门子弟量身定做的天赐良机啊!
“这……这难道是真的吗?”
难以置信!
有那学子颤抖着声音询问,眼中满是期待和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