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接近尾声时,邵裕得了个机会,与代国辅相苏忠顺见了一下面。
「代国四大辅相,王丰在平城,卫雄在盛乐,君在此,长孙睿去哪了?」邵裕问道。
「长孙睿已升任羊真(三公),不再管事了。」苏忠顺说道:「接替他的是豆陵氏的窦勤。」
邵裕不太明白代国内部各部大们的倾向,但他知道王夫人最初的两个支持者都失势了。
刘路孤被槛送洛阳,斩于东市。
长孙睿被高高挂起,明升暗降。
可见代国稳定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得十分激烈,且时不时有暗流冲破水面,
溅起一阵巨大的水花,然后慢慢归于沉寂,而此时水下又开始酝酿新的暗流。
苏忠顺见燕王不是很清楚,于是为他解释了一番。
拓跋代国的体制一直在变。
就目前而言,代公是名义上的君主,因年幼,故由太夫人王氏实际掌权。
代公之下有三公一一相当于曹操建立的魏公国、邵勋建立的梁公国三公。
鲜卑人称三公为「羊真」,但不做具体区分,目前有段繁、长孙睿二人一听闻段繁垂垂老矣,快死了。
和中原一样,三公地位崇高,但无实权。
王丰、苏忠顺、卫雄、窦勤四人为辅相,分理国政。
四人之中,王丰代表陆续西迁的广宁、代郡乌桓势力:
苏忠顺代表早年迁过来的幽州乌桓势力:
卫雄只是孤身上任,不过在云中、马邑二郡垦荒治产业,有两座庄园,其家族仍留在代郡,而那边已是梁土;
窦勤代表旧党豆陵部,但因为与大梁君臣接触较多,且被暴打过一次,
豆陵部现在比较老实,旧党色彩没那么浓了,开始尝试着在五原郡黄河沿岸的肥美土地上垦荒。
早在拓跋猗卢时代,辅相其实没那么大权力,因为国家体制就是一个部落联盟。
时间过去快三十年后的今天,形势大不一样了,被代公直接掌控的人口大增,主要包括被打散后编户的诸部人口,以及云中、马邑二郡陆续编户的人口,
林林总总十余万口,相当不少了。
所以,比起拓跋猗卢时代,现在的四位辅相日子是非常好过的。
辅相之外,侍卫亲军进行了改革。
这是王氏这两三年催得最急的事情,可能与她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有关。
这支部队目前员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