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朕以至诚待天下!”
“而这些人竟把朕当成了历史上那些可以随便欺负的无能之主吗?!”
“可恨!”
……
【从乾隆即位到乾隆十三年的初政时期,乾隆的统治风格是行仁慈宽大之政。】
【但是仁慈之主不是那么好当的。】
【乾隆对大臣们宽大仁慈,一开始他们确实曾经如沐春风,感激涕零,感恩戴德。】
【可是时间一长,有些人就故态复萌,又回到了康熙晚年那个懒散懈怠的老样子了。】
【最关键的是,乾隆一宽大,贪污之风又刮起来了。】
【雍正年间,由于雍正大力整顿,大臣们基本都能安分守己,到了乾隆六年前后,朝中却先后发生了数起大案。】
【孝贤皇后在时,乾隆的情绪一直很好,他主打一个平衡和徐徐图之,期望自己与唐太宗一样,百官也能和自己一心一德,共臻盛世。】
【但孝贤皇后死了,乾隆心情极度恶劣,群臣的“不理解”也让他不想再玩什么徐徐图之了,他懒得“好名”了。】
【乾隆十三年也就成了乾隆朝政治的一个分水岭。】
【其统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换句话说,他开始理解雍正了,变成雍正。】
……
大唐。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坐在望云亭内,看着天幕,握着皇后的手轻声道:
“水这个东西看起来比较柔弱,所以很多人最后都是淹死在水里。”
“君王仁柔是好的,但太过仁柔可能是导致更多的大臣陷入法网。”
“而且……”
李世民突然轻笑道:
“不是朕看不起他们。”
“就明清大臣的整体素质,能和我贞观一朝的臣子相提并论吗?”
“不能,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我以诚待人,大臣们同样以诚待我。”
“但明清大臣们不会,他们并不会用相同的忠诚来回报君主。”
“相反,他们大多数只会把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当成了可钻的空子,拼命捞钱。”
长孙皇后仔细听着,听完后叹气道: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二郎说大臣之过,那明清君主不也是视臣子如草芥吗。”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
顿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