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跟玉墨在那密谋什么?」
「也没什么。我告诉她,以后让她负责玉郎机构。」
陶玉书好奇的问:(「她怎么说的?」
「挺兴奋的。」
「看来还真是转性子了。」陶玉书感叹了一句。
「可能是年纪到了,身体里隐性的卷王基因被激活了。」
陶玉书白了他一眼,「她啊,就是财迷。」
「财迷又不是罪,她勤快点,你不也能轻松点吗?」
夫妻俩之前私下就商量过,陶玉书如今一个人管着三家上市公司还有一家电视台,她又是事必躬亲的性子,这么干太累了。
以前是创业阶段,辛苦一点也正常,但现在几家公司都走上了正轨,她也应该适当的调整一下工作和生活的比重。
玉郎机构的业务成熟度高,跟陶玉墨经营的游戏公司又有一定的关联性,让她来管理再合适不过。
甚至夫妻俩连策略都想好了。
等过段时间,让玉郎机构以股票收购砂糖游戏,陶玉墨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玉郎机构的股东,他们一家对玉郎机构的控制力也会增强,一举两得。
「我就怕她太跳脱。」
林朝阳笑了起来,「你啊,别想着什么事都尽在掌握。你看玉墨整天嘻嘻哈哈的,游戏公司不一样经营的有声有色?」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也是事实,陶玉书道:「你不也给她出了不少主意嘛。」
「那倒是。这个家啊,我劳苦功高。」
「说你胖,你就喘。」陶玉书嗔怪道。
过了几天,林朝阳夫妻俩出发飞往美国前,河出书房的北村美裕联系到林朝阳,说是《舌尖上的中国》日文版已经翻译完成,要来给林朝阳送样书。
送个样书还要编辑飞越几千公里,这个待遇看实高了点,但林朝阳大概能理解河出书房此举的用意。
二战后,日本成了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崇美情绪是国家性的。
《舌尖上的中国》早在《纽约客》连载发表时,就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美国出版之后受到的欢迎更甚,这自然让河出书房更加重视。
去年八九月份,他们便积极联系林朝阳打算引进这部作品,当时林朝阳给河出书房的稿件是英文版的。
河出书房拿到稿件之后也很重视,花了大半年才完成了翻译工作。
林朝阳跟出版社、编辑打了十几年交道,很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没事联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