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否决了。”
甘宁闻言一怔,“这是为何?”
“原因未知,但想来必有道理。”
这是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赵宏(张饶的前军师)提过这个建议,但王政权衡再三后,并没有征辟山越入伍,而是化越为民,这并非王政觉得山越不宜为军,而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其一,徐州并非多山地形,境内的山越势力也远逊扬州山越,实力弱了声音就小,这导致彭城山越自古一来就比较安分,在性格上不如扬州山越凶悍。
其二,彭城本就因为曹操的屠城而人丁不旺,与其从外部迁徙,不如把这些山越迁徙到平原,既解决了一个隐患,又能让良田不至荒芜,这岂非一举两得?
其三,有骑砍系统的存在,从始至终,王政对于“汉末的地方强军”就没有多少执念。
“这样啊”甘宁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只得放下这番心思,继续关注前方攻守双方的激战。
此时两方的投石机都在轮番放炮,声势虽是地动山摇,其实造成的杀伤并不算大,对攻城的甘宁部而言,最具有威胁的,却还是箭矢。
单个的箭矢或许可以避开,但当箭矢成雨,成百上千的箭矢绵绵不绝,就算是技艺出众,也是避无可避,好在甘宁加入的江东派系虽然权力不大,实力不强,却最不差钱,这便导致他的本部人马虽是新军,在铠甲、军器等方面却能和天军数部并头看起,十分精良,即使是个普通的士卒,也大部分都能穿戴得上较为完备的皮甲、棉甲,迎对箭矢,伤害能大为减轻。
即使如此,未至城下,受创者已有甚多。
但此时城下冲锋的将士,无论伤或不伤,只要能往前冲的,也是一如城头上的敌军,没有一个肯后退、肯转身的。
这便是“将乃军之魂”的体现,年过四旬的甘兴霸,尚且敢于“百骑袭曹营”,如今年轻气盛的的甘宁,自然更是悍不畏死,而在他的麾下,扬州旧军也是一改往日作风,即便因组建时日尚短,在实力上还算不得一支强军,却已然有了一支强军的风骨,气魄。
副将朱据尤其如此,左臂刚才中了一箭,因铠甲精良,其实并无多大的创伤,反而因此而激起了他的骄悍,一怒之下,一边儿往前跑,一边儿解下铠甲,挥舞长枪,赤膊上阵,声嘶力竭,大声叫喊:“冲啊!杀啊!”
说起来攻守双方其实都是扬州的本地人,城上的守军和山越全是豫章的,城下的甘宁部则大半是九江人,此时数千敌我士卒都在呐喊,两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