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这般回应,周尚是全然不信的,他之前说的自然不过是客套话罢了,他也相信,王政也知道那是客套话。
王政要不是拥兵数万,掩有五郡的徐州牧,周尚怎可能见两面便这般热情?
可周瑜不过一个区区的县丞罢了,双方的身份天差地别,何德何能让王政一见如故,话语里更以兄弟相称?
况且,周尚相信王政入扬州后必然也听说了周瑜和孙策之间的交情,明知道是敌人的总角之交,怎还可能真心视为友朋?
既然以望气术看到了王政气成鼎器,周尚此时已想到了,对方面相和气象全然南辕北辙,直如当年的高帝一般,那么...是否同样也“天授其智”?
既有将将之能,更可观人入微,甚至和自己一样,发现了周瑜深藏的潜力?
至于这般礼贤下士,无非是想要招揽周瑜,甚至不去顾忌孙策那层关系?
周尚越想越觉得这猜测合情合理,毕竟当年的韩信亦是楚霸王项羽的旧部么,高祖不同样有着容人之量,不仅毫不见疑,更是委以重任,拜其为上将军,权柄甚至在同乡的从龙之臣樊哙之上?
其实周尚原本是不太看好王政的,原因便和徐州本地的世家一样。
不仅仅是因为王政黄巾贼寇的身份,更是因为他如今所占据的乃是徐州!
徐州自古便是四战之地,以地形而论,仅有一面临海,好比个扇形,底窄而面宽,三面皆有受敌的可能,所以无论徐州之主是陶谦、刘备,乃至于王政,其实都很难得到本地世家、士族乃至官员的忠心。
因为他们都觉得如果仅仅拥有一块徐州,无论这个徐州牧是何人,都会有朝不保夕的危险!
若非王政得到徐州后两次大举进兵,西进泰山、北克北海,俱都圆满完成了战略目标,开疆扩土不说,更将徐州缺乏纵深的窘境稍作缓解,便是施以雷霆手段,徐州世家估计大抵还是不会从的。
因为徐州的位置确实太尴尬了,境内唯一险要便是彭城,而彭城一被击破,即有可能全境沦陷,这一点,已被兖州军和曹操充分证明了。
自古天下大乱时,青徐两州最易形成割据,然而以此两地自立者,却罕有成事的。何也?
后人评价说:山东以自守则易弱而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而集事。诚哉斯言。
随着王政的根基愈发稳固,到如今其实他身上的优势,长处,已远远胜过了之前的两任徐州牧了。
陶谦的缺点是什么?年老德薄,且后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