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的生意,干脆就是税务部主动来做的。
谁赚不是赚呢?
也不仅他们在赚,神圣泰拉来的那些商会商队,谁还没个背景呢?都要赚钱的嘛!
光差价的利润,就够吃得盆满钵满了!
这还仅仅只是税务定价比市场定价低这一个因素。
帝国的定价是死的,但市场是动态的,那就意味着有些紧俏物资的价格,其实并没有被表现出来。就例如食品,价值不高,但在很多处于饥荒状态,人口聚集特别多但农业生产不足的巢都世界,就是需要大量的进口食品的。这种时候食品的价格就算是只能以市价来计算,对这些有进口需求的地方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
对于一些处于战争状态的地方,那联盟的军火可真是物美价廉。
舰船、消费类工业品……全都是可以类同来看。
而在这两大直接套利的环境之上,演变出来一些更高级的金融玩法,例如期货……这就有些脱实向虚了,联盟在管制这一块。
联盟自己都在利用翎泽星去进行大量的贸易,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战略进口,其一是人口,其二是原料。
而发展到后面,跟联盟、帝国中央的贸易都还是一方面,帝国东疆、帝国北疆、中央疆域的各个宙域、星域,都闻风而动,逐渐向此处聚集,专门在翎泽星做生意。
商人们带着海量的税币,海量的物资,来到了翎泽星。
他们不只跟联盟做生意,互相之间也做。
联盟的贸易中心,也把这些全都给管了起来,从中只抽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管理费就可以了。
一个基础设施如此完善,贸易规模如此之大的地方,可难找。而联盟廉洁透明的、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也同样在整个宇宙中难得。
越繁华,也就越形成了规模效应。
这些因素全部加起来,几乎让翎泽星成了整个东方疆域中,新崛起的、最为繁盛的贸易中心。
联盟在其中赚了不知道多少钱。
反正,按照杨世伟那个审计得没活儿干的团队,闲得去尝试统计了一番,发现翎泽星为联盟赚到的钱,从直接贸易利润,到贸易抽成,到服务业赚取的收入,可能接近万亿了。
真的令人瞠目结舌。
而受益可能还不仅仅如此。
如此之大的贸易规模、利润规模,受益的也不仅仅只是翎泽星,连带着坦古星域的很多其他的地方,也能够得到非常大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