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清军一起被北海军蹂躏了一把,可说起来,清廷对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的势力分布并不清楚,某些官员甚至还将东印度公司单独称为“红毛国”。
比如在稍早的正月十六日,四川总督孙士毅在发往京城的一封奏折里,就专门汇报了相关情况。这份奏折的内容,是孙士毅询问委守备严廷良去沙阿王国首都阳布的经过;此人在两年前的藏廓和谈期间,曾先后去过廓尔喀两次,对当地情况有一定了解,也是清廷探知廓尔喀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严廷良称,到过廓尔喀地方两次。自济咙出口约走七八日到阳布,往南约走五六日就是红毛国,以外就是西洋。其廓尔喀地面东西约八九百里,南北约七百里,与廓尔喀接壤共有二十余处部落地方......”
孙士毅怎么说还当过几年两广总督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就有贸易站,连他都稀里糊涂,更别说其他人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清廷对地理信息的严格管控,另外出于“满汉之防”的考虑,满清严禁汉族士人菁英接触到涉及边疆、军事、防务等关于带清统治存续的地理知识,相关信息和资料都集中在内廷,只有乾隆本人才有资格调阅。
比如在成书于雍正八年的《海国闻见录》里,曾详细介绍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苏拉特、孟买等三处殖民地的情况,并明确指出英国人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地最北端与西藏接壤。然而此书后来被编入了《四库全书》,再也不许在民间流传。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是先有第二次清廓战争,然后才有马戛尔尼访华。当时清廷为了搞清楚英国人是否在清廓战争里提供协助,曾专门就红毛国、披愣和英属印度这三个貌似不相关势力的相互关系询问马戛尔尼。尽管马戛尔尼在不了解战争的情况下就对此问题予以了否认,可清廷还是通过对廓尔喀战俘的审问确定了红毛国就是英属印度。两年后,乾隆又通过和英王乔治三世的通信,再次印证了这一判断。
到了三月中旬,刚刚拜谒完清西陵,并准备巡幸五台山的乾隆传谕军机大臣,授福康安为“抚远大将军”。消息一出,震动朝野。捎带手的,负责押运军需物资的和琳也在两天后得到了提拔,从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升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
要知道满清自入关以来被授予“抚远大将军”一职的,算上福康安一共只有十位。除了个别碌碌无为的,无不是肩负开疆拓土之责。
乾隆在上谕里虽然说是为了朝廷的威严尊重,使番众生畏,贼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