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国内急需的大飞机。
萧金浪帮忙运作,《帝都日报》给了面子,在三版还是四版的位置给出了周青峰和崔可夫签字握手的照片。
就是通过这张照片,世人才知道‘周总’的能耐如此之大。
当然了,隔天同样刊登‘重要稿件’的还有hk《和谐周刊》。头版头条位置便是周青峰的半身照,搞得真有股总裁气势。
报纸详细介绍了这次内地民企跟苏联的客机贸易细节,并毫不脸红的给自家老大戴高帽——大陆最具革新思维的经营之神。
可怜周刊的编辑过去是帮派手下的小马仔,平日采访全靠‘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次是自家老大,编的不好,只怕命都要没了。
绞尽脑汁也必须把马屁拍响啊!
所有看到这份报纸的人都觉着——这个马屁是不是拍的太过了点?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大陆细佬,居然扣上了如此大的一顶帽子。
对于外界任何嘲笑,周刊的职工全都极其哀怨——我们容易吗?有本事你来伺候这位主啊。
铜锣湾的大佬B尸骨未寒,帮派马仔一夜间全部消失,堂口里的血印都还在呢。
舆论还在发酵,周青峰则在帝都饭店里包下一个小会议厅。他利用帝都便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建立一个临时办事处。
‘圣光机械’法务部的全体以及秘书处的半数人员都在,林婉和黄鹂迅速搭起一个联络谈判组,负责接听不断打来的电话,并加快跟苏方的合同细节商讨。
‘圣光’顾问团的人员也在会议厅,同样是打电话给各部委,各科研院所,各制造工厂。他们既要为合同谈判做参考,又为后续大修线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周青峰甚至开放性的把苏方人员也拉进了会议厅,当面进行交谈沟通,询问对方如何交付客机,对商品又有何具体需求。
原本隔天就要返回莫斯科的崔可夫副部长都被留下再次商谈半天。
会议厅分成了三个区域,几十部移动电话,十几部固定电话,七八台传真机和复印机,还有四五块大黑板。
一百多平米的空间内充满了联络沟通的询问,争吵和辩解。
萧金浪从铁道部请了一名有调度经验的退休老科员来配合工作。人家一开始还不愿意来,但受到‘五百块一天的羞辱’,不得不来感受资本家的铜臭。
有些事,大家聚在一起沟通效率能更高些,特别是遇到一个精神力极高,还掌握‘链接网络’的家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