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盯着欧阳戎。
欧阳戎蓦然产生一种浑身上下都被看透了的感觉,十分不舒服。
没等欧阳戎率先开口,漂亮青年认真的问:
“阁下见过儒生?”
欧阳戎听到的是和“儒生”二字相近的音,可结合他语句,不确定他指的是谐音相近的人名,还是指常说的儒生。
欧阳戎疑问:“什么儒生?”
漂亮青年不说话了,依旧保持微笑,眼睛打量着他。
这时,一位扛小锄的老人上车,在漂亮青年旁边坐下。
老人看着欧阳戎。
他有些高大,脑门秃顶,白发稀疏,却面色淡泊,右肩扛着一把小锄头,没有放下来的意思,这锄上沾着新鲜菊瓣与湿泥,像是刚从花圃中劳作回来一样。
小小车厢内,三人画风迥异。
不过皆束儒冠,都是读书人。
抗花锄老人和漂亮青年看着欧阳戎。
欧阳戎也注视着他们。
一次降神,来了两人,不合理。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刚刚用“桃花源记赝品”的降神成了,二人之中有一位是赝品的主人。
他算是知道刚刚那三千功德跑去哪了。
差点错怪佛祖了,阿弥陀佛。
车厢内,三人对坐,气氛寂静了会儿。
欧阳戎眯眼道:
“二位何人,先报名号。”
漂亮青年正襟危坐,微笑说道:
“不才姓崔,字桃简,清河郡人氏,任北魏司徒,太常寺卿,封爵东郡公。”
欧阳戎想了想,紧随着稍微严谨了点:
“在下庐陵南陇人,久视元年进士科三甲探花郎、白鹿洞书院读书种子、天下闻名不近女色正人君子、女皇陛下钦点东南遗珠、折翼渠与浔阳石窟缔造者,历任龙城县令、江州长史,现任修文馆学士、江州小刺史,欧阳良翰,单名一个戎,投笔从戎的戎。”
漂亮青年:……
这么长一大串,坐在旁边的抗花锄老人却饶有兴趣的听完了,他面色洽淡的开口:
“忘了何许人也,亦忘了姓字,只依稀记得宅边有五柳树,便就以此为号,可唤鄙人五柳先生。”
简洁无比,欧阳戎和崔浩看了过去,盯着他看了会儿,这小老头才继续开口补充:
“也没有二位的官职响亮绵长,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龙城县令,尔后辞官,现在不过是一栽花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