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依次往下。
在整个大宋历史上,异姓生前封王的,一共也不过五人。
他们分别是魏王符彦卿、太原郡王王景、广阳郡王童贯、同安郡王杨存中、清河郡王张俊。
杨沅的功劳,已经可以封王了。
只是他资历太浅,年纪太轻,现在就封王,那以后真就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
马上就是陕西战役了,现在封王,那时再立战功,怎么办?
所以朝廷中计议良久,给他封了一个国公。
以后,他哪怕再不立寸功,只管躺在功劳簿上熬资历,再过二十年,也必然是稳稳当当一个生前的王位到手。
消息传到西夏,任氏家族成员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
被杨沅拉拢、扶持起来的西夏罔氏、刘氏、王氏等几大氏族,也都各有所得,心满意足。
拓跋氏现在是必须要被打压的,不过,为了牵制这些新崛起的氏族,朝廷按照杨沅的奏章要求,对拓跋厚和拓跋黑衣也进行了封赏。
这一举动,也避免了拓拔氏的诸部落走极端。
如此一来,西夏各方势力算是达成了一个微妙平衡。
圣旨上还命令,把西夏皇帝李仁孝、三位亲王,以及他们的家眷,全部送往临安。
李仁孝被封为安顺侯,从此要在长安做寓公了。
“少保放心,李仁孝身边的近侍护卫,全都安排了我们的人。沐妍和云湄已经是少保的人,没人可以沾她们一手指头。”
为杨沅晋爵庆功的酒宴上,任得恭大着舌头说。
任沐妍和罔云湄,就是西夏太后和皇后的闺名。
……
临安,宗阳宫。
小皇帝赵愭提着笔,但稚嫩的眉头却紧锁着,半晌没有下笔。
忽然,他抬起头,问道:“老师,杨沅会出兵陕西么?”
赵谌微微一笑:“官家,这本就是杨沅向官家所献的用兵方略,朝廷只是照章准奏而已。他有什么理由不遵照执行呢?”
赵愭松了口气,微笑道:“朕只是有些患得患失罢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西夏形势也是瞬息万变。朕怕他不舍得走。”
赵谌淡定地道:“杨沅权柄虽重,甚至超过了当初的吴玠,但他资历太浅,威望不足,眼下他应该是没有反意的。
官家不必担心,只要提前动手做些防范就好,免得他权柄日重,野心滋生,这么做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