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在叙州地区待了差不多七天,也游山玩水了七天。
他所提示的事情,当地官员都已理顺了章程,开始正式实施了。
叙州三蛮的残存百姓们,被他们的族老和鬼头们带领着,走出了大山。
因为杨沅对他们下了死命令,在限期令到达之后,他会让他的第二兵团再次上山一次。
这一次,山上但有居住者,格杀勿论!
当然,做为叙州地区原本最大的经济来源——伐木,不会因此而停止。
但杨沅组建了两个伐木集团,每个集团里都有汉民和戎民。
杨洗是依据砍伐区域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照族群。
这两大伐木集团的管事,也是有土蛮鬼头和汉民领袖的。
伐木工计件发薪,管事们计件抽成,这样他们就完全不必去在意手下的人是汉民还是戎民,而只在意这个人的伐木效率,能给他带来多少切身利益。
木料和矿产一样被杨沅定为大宋官方资产,按律:他们伐木贩木所得,官府收取两成,其中一成留用地方,另外一成上缴经略安抚使司。
如此一来,这些戎民也好汉民也罢,他们的收益再与族群成分无关,而是和他们的效率还有经商能力有关。
杨沅为他们划分了不同的砍伐区域,这就避免了族群仇杀的可能。
至于可持续发展什么的,杨沅提都没提。
在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年代,你提出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根本就是废纸一张。
谁能左右得了几辈子以后的事,该是哪个时代的事情,就交给那个时代的人自己去解决吧。
就以这个年代的砍伐技术和运输条件,小树生长速度远远快于他们对这莽莽丛林的砍伐速度,完全不必多此一举。
第九天的时候,乌州七蛮派出的使者,终于赶到了叙州城,哭求抚帅发兵,为他们抵御外虏。
叙州三蛮的遭遇,乌蒙七蛮已经知道了。
叙州三蛮是反了朝廷,才遭到这样毁灭性的打击的。
而乌蒙七蛮却是被大理国入侵,因此倒是不会心生恐惧,但是对于杨沅却是心存敬畏的。
乌蒙七蛮乞求杨沅发兵驱逐凉山土兵,解救乌蒙七蛮。
为此,已经七八年没想起来朝贡的乌蒙七蛮,还带来了两百匹蜡染的粗缎和四十架熏鹿肉,说是要贡奉于朝廷。
呵呵,就这么点玩意儿,都不够杨沅发兵过去走上二十里山路的消耗,就想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