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是因为高家独占八州之地。
可杨家的实力,却是寄生在其他贵族势力身上的。
这种情况下,杨氏称帝,也就意味着,杨家要从其他各部落大量吸血。
大理皇宫之所以那么快被攻陷,是因为禁卫军中就有杨家的信徒。
这件事引起了各个部族的忌惮,谁也不想重蹈段氏后辙。
杨家在各个贵族势力地盘上的寺院,开始受到了当地政权的抵制和排挤。
各地贵族一面打压由杨氏控制的寺院,一面密切联络吐蕃密宗高僧,想让他们取代杨家出身的方丈和住持。
乌蛮三十七部做的更加彻底,他们直接调集族兵,杀进寺院,把由杨家控制的僧侣杀了个精光。
乌蛮三十七部属于半开化的部落,不管是段氏皇朝还是宗教力量,对他们的控制力本来就有限。
杨连高这才发现,吐蕃密宗不遗余力地帮助他,竟然是包藏了祸心。
密宗不想通过杨家间接影响大理,而是想取代杨家!
一想到这一点,杨连高便不寒而栗。
幸好,他还有后手,他还有国相和杨沅。
只要国相还朝,杨沅入境,他才不担心密宗在背后搞的这些小把戏。
可是,国相高贞寿马上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国相病了,病在丽江,所以一时半晌儿的,无法舟车劳顿返回大理。
这时候,段正兴被他送进了崇圣寺,亲眼看着剃度出家了。
可是称帝的不是姓段的,段氏皇族岂肯善罢甘休。
在见到各地权贵抵制杨家的现状后,段氏皇族重新萌生了希望。
段氏皇族马上派人,与一都九府四郡三十七蛮部的头人首领们开始进行秘密接触。
这对志向高远的杨连高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打击。
他登基之初,本打算的是用三年时间秣马厉兵,统合大理,主要是统合一向不怎么听话的乌蛮三十七部。
然后他再用两年时间把已经散了架的吐蕃各方势力团结过来,随后……
可是现在,他忽然发现,就连他认为一登皇位,就能迅速掌握的一都九府四郡,都很难掌握。
怎么会这样?
明明……段氏为皇时,他们杨家散布在这些地区的传教者,拥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现在杨家人做了皇帝,这些地区的权贵首领们,不是该更加听话吗?
为什么反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