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刚刚送达官渡的幽州急报,却并非是公孙瓒已然出兵南下,而是乌桓……反了!
曾经的公孙瓒兵败界桥,又遭袁绍大肆反攻幽州之际,为了争取乌桓出兵支持,以及安抚因公孙瓒兵败而隐隐开始有所异动的乌桓。
在时任幽州牧的刘虞主张下,大大放松了套在乌桓脖子的项圈,也让汉人与乌桓人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
凭借着刘虞的手腕,也借着乌桓人的兵力,却也是撑过了幽州最为危急的时刻,保全了幽州没有落入到袁绍之手。
而之后的几年里,刘虞也是不断缓和着与乌桓人的关系,以图教化这些异族慢慢融入幽州之中。
只是随着刘虞南下寿春,幽州诸事大多转交到了公孙瓒手中,作风强硬之极的公孙瓒第一时间就是重新收紧了套在乌桓人脖子上的项圈。
不过,当时的幽州兵力已然恢复了不少,在公孙瓒强硬作风下,乌桓人也根本就翻不出什么风浪。
关于此事,李基还曾传信公孙瓒进行过问询,让公孙瓒务必要在北伐之前除去潜在隐患。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值用兵之际,乌桓人反了,且还串连了大量塞外乌桓部族,里应外合之下反的,开始了大肆进攻幽州。
即便公孙瓒的回信之中,信心满满地表示会尽快平复乌桓人掀起的叛乱,但李基不免地生出极大的不满,以至于举止都多了一分恼怒。
李基所恼怒的不仅仅是乌桓,还有公孙瓒。
“这个公孙伯圭到底在干什么?!”李基皱着眉地开口。
自上一次的乌桓之乱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尤其是四五年前刘虞放松了不少原本套紧的“项圈”,这确实是让幽州境内的乌桓人渐渐缓了过来。
可就算如此,也必然是公孙瓒对于那些表面温顺了十年的乌桓人麻痹大意了,否则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让幽州局势发展到这般模样。
如此一来,无疑是大大打乱了李基的部署。
不说公孙瓒能不能如传信所说的那般解决乌桓人掀起的叛乱,就是能够解决,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继续南下冀州。
更让李基所担忧的是,曾经的白马将军到底还行不行……
一念至此,李基的眉头更皱了三分,有些踌躇不定。
李基已经多年未曾见过公孙瓒,对于公孙瓒的种种变化也仅限于书面了解,难以准确判断。
之前李基有所忧虑之时,也由于公孙瓒与刘备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孙瓒在幽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