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祭天称王仪式后,在李基的提议下,刘备没有采纳惯例的大赦天下,赦免包括荀氏在内的一众劳改囚犯。
取而代之的,除了直接减免了治下百姓一部分税赋外,各地官府则是对一应孤寡老幼赠送粮油,与民同乐同庆。
而新一版的报纸,除了详细叙述了刘备称王以及国士侯李基拜受丞相兼都督一职外,还将其余百官的封赏都详细地列了上去。
三公九卿,尽在其中。
其中司徒一职本就是罢丞相而设之,今刘备复设丞相一职,司徒自然不再设之。
与丞相李基同列三公的,分别是太尉卢植、司空蔡邕。
当然,明眼人都清楚看似三公并立,实则太尉卢植与司空蔡邕就是挂了个头衔,朝政大权尽归李基所有。
升任九卿者,分别为:太常顾雍、光禄勋夏侯博、卫尉陈到、太仆陈珪、廷尉蒯良、大鸿胪孙乾、宗正刘虞、大司农糜竺、少府简雍。
当然,李基有心对朝政体系也进行改制。
三公九卿制,无疑显得有些臃肿,后世也有着许多体系可供李基借鉴。
不过在经过一番衡量后,李基很清楚眼下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步子不能一次跨太大。
对税赋制度的改革,已经引发了治下的不少波澜,只不过反对的声音尽数被镇压了下去罢了。
此番刘备进位称王,本质是为了彻底继承汉室遗产,确立大义名分。
在此刻对官僚体系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是自断双臂。
真正的改制时机,更适合在一统天下……
而除了三公九卿外,追随刘备的一干武将自然也是各有封侯升迁。
其中关羽、张飞、赵云同时升任为仅次于大将军之下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三大将军。
骠骑将军关羽更是位同三公,为武将之首。
除此之外,为了表明对其余出身的将领的重视,战功同样赫赫的孙策、黄忠亦被破格提升为前将军、后将军,与关张赵一并列为“五虎上将”。
这五虎上将之名,也使得五人的名声为之大振,被在民间自发传颂的百姓们视为军中顶梁柱一般的人物。
尤其是过去百姓们莫说是参与到政事的讨论,就连知晓政局变化的都少之又少。
如今随着“报纸”一物普及,却是大大激起了百姓们参与讨论的兴趣之余,也在无形中大大增强了凝聚力以及认同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