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李三保的安排,在刘备称王前夕的这个节骨眼,仅仅只是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罢了。
除却刘备与李基异常重视,司马懿有所注意外,其余人眼里甚至未曾关注过李宝这么一号人物。
祭天称王仪式的种种安排,如期地顺利推行。
改秣陵为建业,兴建新都,也已经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工程。
除此之外,刘备治下能让人侧目关注之事,便是名为“报纸”之物的推行,且在各州郡所建的书院学子定期需到相应的郡县中进行推行诵读。
由于百姓识字率极低,报纸推行全赖各地书院学子,所以初期报纸发行仅定为半月一期。
即便是如此,那无疑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革新。
一钱一份的低廉价格,也让许多不识字且慢慢生活安稳起来的百姓,都选择买一份回家供起来,以沾一沾文字的气息。
而这大汉的首版报纸所登载的头版大事,无疑就是刘备进位汉王在即,以及阐述汉贼曹操、吕布称伪王之事。
且在报纸的最角落处,还以留了一句话:刘宝因大功而改姓李宝,取字三保。
以此,昭显李宝之志,使其名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随着逐渐接近八月五号的进位之日,报纸的宣扬作用,也让刘备治下百姓生出与有荣焉之感,一片喜气洋洋之象,为之齐庆。
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他们或许没有纵观时代的目光,但是身处乱世之中,他们却是最为切身感受到刘备施政的仁德。
日子变好了,有田可耕,有衣可穿,有屋可住……
既不用再如过去那般挨饿不说,苛捐杂税一去不复返之余,就连强制劳役都取销了。
在宣传的作用下,百姓们无疑深深明白这一系列的仁政该感谢的是谁。
因而在刘备即将进位汉王的前夕,治下许许多多受了仁政恩德的百姓几乎是自发的张灯结彩。
即便是再困难的百姓也选择在门前挂上一条红布,以彰喜庆。
不过在荆徐豫三州的边境上,形势却是显得相当的紧张。
曹操、吕布就似是提前商议好了那般,齐齐往着边境屯兵,大有趁机越境进犯的态势,以迫使刘备放弃进位称王。
一份份加急文书日夜不停地传到李基所坐镇的官署之中,境内的兵马也不断开始往着边境开赴进行备战。
曹吕两家会不会趁机开战,合力攻刘,这是谁也猜不准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