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在刘承宗治下的土地肆虐。
令兰州百姓啧啧称奇的是,大元帅府首要重任居然不是灭蝗,而是点派兵马大动,跟明军抢地盘。
单是九月初五蝗虫第一次袭击兰州的夜里,旅帅王文秀就率罗汝才、杨承祖、李万庆三营开拔,两昼一夜行军一百六十里,于初七上午抵达临洮卫城所在的狄道,短暂修整一个白天,初七夜里三营再度开拔。
临洮府南边,是洮州军民指挥使司,在这片比临洮府更大的土地上,统治者是拥有学人精技能的卓泥土司杨国龙。
土司都是喜欢学习的人,因为但凡一片土地不够封闭,中原王朝的皇帝就不会允许出现土司,封闭的环境为土司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但同样也使得落伍感成为土司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这就让杨国龙变成一个学人精,卫拉特的和硕特国师汗兵进青海,杨国龙就让卓泥土司领一日之间全境改宗信了格鲁派,随后国师汗被赵可变戳下马去,随着河湟丰收,杨国龙的卓泥土司领又在一日之间复制粘贴了元帅府的均田政策与行政区划。
今年秋天,杨国龙尝到了甜头,尽管洮州的土地不够肥沃,他依然能够自豪地说,得益于‘自己’的政策,洮州军民指挥使司的百姓就快吃饱了!
确实是快吃饱了,洮州很难找到一块像兰州、金县、河湟那样的平坦沃土,农业并不发达,人们赖以生存的支柱是牧业,耕地面积倒是不小,但破碎山田难以灌溉,以青稞作为主粮、油菜作为副食,亩产较低。
得益于新的农作物引入,土豆成为新的主食,很好地被搬上土民的餐桌。
之所以还没吃饱,是因为杨国龙以一种审慎的态度观察着元帅府的作为,刘承宗对元帅府种植土豆、红薯卡的很死,明文规定仅允许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这两种作物。
尽管杨国龙不明白为什么,为了保证安全,杨国龙在领地中一律照做,也照搬了这条规矩。
实际上这已经是非常大胆的农业政策了,以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一种并不了解的作物,听起来占比不大,其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就已经能让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跌至挣扎在生死线上。
照搬这样的规矩有好有坏,好处是减少了损失,阴冷的山地并不适合红薯大面积种植,坏处嘛,则是土豆种的有点少,如果能多种一些土豆,也许今年他的土民就能吃饱了。
粮食带来富裕,杨国龙的口袋鼓了,第一时间想干的事就是招兵买马,他想干这事已经很久了,但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