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了在草原上土生土长的大秦帝国,就不得不说一说游牧民族。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如果说淮河将橘子和枳分出了界限。
那么,横亘在大汉帝国北境的色格河与万里长城,便清晰划分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
两个生活秉性不同、习惯不同的民族,必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两个不同类型的文明相互冲突,相爱相杀。
农耕民族对草原民族,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深仇大恨,也有昭君出塞的和平时期,双方常常是互有胜负,作为农耕民族代表的中原王朝,也曾封狼居胥,再不济也是能留守江南,偏安一隅。
以大汉帝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自不必说,他们历来遵守安分守己的原则,施行小农经济,小富即安。
而游牧民族,他们生活的区域是降水量线以下的少雨地区。这一区域的水热条件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所以,他们只能任由自然植被的生长,利用广袤的大草原去养育更多的牛羊,来生活下去。
但是,牧草的生长速度有限,牛羊的需求无限,牧草的生长是赶不上牛羊所需要的食用量的,于是牧民们就需要不停地搬迁,逐水草而居,游牧民族,由此而来。
不过,如此一来,游牧民族对草原疆域的需求就比较大,在不断变换放牧区域的时候,对南方水草丰茂的农耕区更是望眼欲穿。毕竟能够安安稳稳地过生活,谁又想居无定所呢?
当然,这还不是导致两个民族之间发生激烈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侵略原因,还是食物问题。
「食色,性也」,对食物的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如果一口饱饭都吃不到,还谈什么和平和发展?
所以,一旦遭遇极寒天气、雪灾,大雪封山,游牧民族手中的牛羊就没了食物来源,大批的冻饿而死,
弹尽粮绝之下,他们活下来的路,只有一条。
南下,抢!
于是,长达几百年、几千年的杀戮,就此形成了。
游牧民族在一次次南下中,认识、实践、再认识,最终效仿农耕民族,创建了大秦这个庞大帝国,与大汉帝国在天下分庭抗礼。
两个民族不仅习惯相左,就连做事风格,也大不相同。
这一点,从秦、汉两位执政君王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