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勤王。升兵部左侍郎,练兵通州。
之后他担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因为和崇祯皇帝对国事的看法不同,导致被崇祯皇帝所恶罢官,可不久崇祯皇帝又一次启用了他,转任工部尚书,可还没上任就发生了朱慎锥入京之事。
朱慎锥当了监国后对朝廷的六部官员进行了略微调整,知道范景文的能力很强,所以把他从工部调任刑部当了刑部尚书直至今天。
范景文这人名气大,能力强,也洁身自好,东林党当初极力拉拢范景文,可范景文却根本看不上东林党的拉拢,每次东林党意图要让他加入东林,范景文不是装傻充愣就是找理由推脱。别看范景文在民间有“范青天”的美誉,为官清廉向来有“不二尚书”的称呼(不受嘱,不受馈)。可真要以为他是个二愣子官就大错特错了,这家伙不仅有能力还油滑的很,而且政治眼光更毒,要不然早就被东林党拉过去了。
朱慎锥对范景文的这番话还是很满意的,范景文虽然耍了个滑头,可话里话外也给这件事留了余地,也就是说把主动权放到了皇帝手中,意思这四个藩王按照当年宁王的例子可杀,但各藩宗室内也可赦免,不做另外牵连。至于处置到什么程序,都在皇帝的一念之中。
“钱先生,您觉得范卿所言如何?”既然钱谦益刚才说了话,朱慎锥自然要趁热打铁,直接就对他问道。
钱谦益如今早就直接投靠了皇帝,尤其是自江南案后他钱谦益在东林党内部的名声已臭大街了。要知道江南案发动的主要当事人就是他,正是因为他在南京坐镇,这才一下子把江南大部分被牵连进去的东林党骨干抓了一空,而且此案也使得东林党伤筋动骨一蹶不振。
眼下东林党已没了之前的威势,并且内部发生了分裂。一部分被抓,一部分迁怒于钱谦益等人,而另一部却以钱谦益等人为主投向皇帝,就此东林党已名存实亡,不复从前。
既然投了皇帝,就要投的坚决,要不然钱谦益之前所做的不全白干了?而且他现在已是礼部尚书,六部之首,离着入阁仅半步之遥,当阁老甚至首辅是钱谦益多年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再改变主意呢?何况刚才他对范景文那番话的意思也是帮皇帝找理由,自认为已摸清皇帝想法的他更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回陛下,臣以为范大人所言极是。此案可依之前宁王例子来处置,追究首恶,念其身份赐死即可。至于四藩的后续处置,陛下可考虑其宗室身份减轻罪责,另选合适人继其藩,以示皇恩浩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