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勾结,大肆兼并土地,隐瞒收入,偷税漏税,转加税赋,明里暗里对抗朝廷。也是因为如此,魏忠贤上台后对江南尤其下手狠辣,借着打压东林党的机会狠狠折腾了江南士绅一番,让其损失惨重,这才维持住了大明财政没有崩溃,也满足了辽东战事的钱粮需求。
可崇祯皇帝继位后这一切全都变了,东林党再一次掌控了朝政,忽悠崇祯皇帝放弃了对江南税收的政策,此外还故意弄出了各种办法,把原本属于江南的税赋转移到了其他省份和老百姓的身上,再加上后来所谓的撤销驿站,开征辽饷等等操作,最终逼的天下大乱,叛乱四起。
这些情况的出现根本就在于东林党和江南地方士绅,当然其他各党也逃脱不了责任,可相比东林党的其他各党没做的那么过,同地方的勾结也没那么紧密,这点孙承宗心里是明白的。
眼下别看大明财政已有好转,可这所谓的好转却是建立在朱慎锥对蒙古的贸易和山东开海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这几年中大明的财政完全是靠着朱慎锥的手段在支撑,同时还因为天灾人祸的缘故,朝廷对西北省份减免了税赋,以休养生息。
可这样做,朱慎锥所付出的代价同样巨大。目前大明财政中正常收入还不到一半,剩余的大部分都是朱慎锥想办法搞来的。哪怕眼下可以勉强支持,可依旧无法彻底改变大明财政问题,在江南情况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大明财政只能由朱慎锥不断往里输血,却没办法彻底解决。
鉴于这些情况,朱慎锥想对江南包括东林党下手也情有可原,毕竟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国家都控制不了,官员和地方勾结,地方对中枢阳奉阴违,最富庶的地方赋税却收不上来,皇帝手里没钱也掌控不了地方,这皇帝当的还有什么劲?这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么?
可孙承宗的担心也是实实在在,他怕朱慎锥一旦这么做激起巨变,天下刚刚稳定下来,假如因为此事南北分裂甚至内战,大明危也!
“陛下,老臣知晓陛下的苦衷,老臣也明白陛下要这么做的用意。但是老臣也有一言不得不说。”
“先生有话还请直言。”
“陛下,刚前老臣说过,东林党只是学派而非实党,而目前东林党中的确有些人不堪,以私利损害国家。但却不能否认东林党中也有为国为民的官员、学子乃至士绅。陛下要动东林一脉,老臣能够理解,可要以此事处置东林所有官员包括南方士绅,老臣以为有些过了。”
“以陛下之能,当能知晓其中区别,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陛下是大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