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以沉香木精雕细琢的假山,仿佛能够感受到皇兄的气息和温度。
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与皇兄在宫墙之内追逐嬉戏,并肩坐于书案旁,共读圣贤之书,共绘山河之志……
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将泪水强忍回去。
他要将皇兄的遗志发扬光大,让大明王朝再次焕发生机!
于是,朱由检毅然转身离开这座宫殿,步入了属于自己的寝宫。
他在心里开始着手处理朝政大事,力图挽救大明王朝的颓势……
朱由检回到寝宫,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穿透摇曳的火苗,心中已有了决断。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唐剑秋再次求见。
“陛下,夜深了,您还未休息吗?”
唐剑秋轻声问道,他步入寝宫,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
朱由检缓缓抬头,目光与唐剑秋相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剑秋,朕不能休息,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朕身为帝王,岂能坐视不理?”
唐剑秋闻言,心中暗自赞叹,却也不免担忧:“陛下圣明,只是这朝堂之上错综复杂,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日益激烈,不知陛下可有妙计以安大局?”
朱由检缓缓起身,双手负于背后,于寝宫内踱步,步伐沉稳有力。
“唐卿,你可曾想过,为何两党之争会如此激烈?”
唐剑秋微怔,旋即回禀道:“微臣愚见,皆因利益二字,两党各为其主,争权夺利,以致朝纲不振,国本动摇。”
朱由检点了点头,仿佛穿透了层层迷雾,直视那权力斗争的根源。
“不错,利益二字确是根源,但朕以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心,人心不若古昔,道德之光渐隐,以至于朝堂之上,风气污浊,阴霾密布。”
唐剑秋闻此良言,心胸豁然开朗,却又难掩一丝无力之感。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人心难测,又当如何拨乱反正,使之归宁?”
朱由检缓缓驻足,眼神如炬,穿透尘世浮华。
“人心之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从根柢着手,朕欲推行新政,力图重振朝纲,首要之务便是整顿糜烂之吏治,你可知,朕为何与你说上这些?”
唐剑秋心头微震,似有灵光一闪而过。
“臣愚钝,实难窥测圣意,还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