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有地下通道相连。地表的占领并不代表战役的胜利。无奈之下,苏联红军方面只好派出相当数量的步兵进入地下通道,与波兰军队在地下进行殊死的厮杀。
终于,波兰军队在重火力与苏联红军相差较大距离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出阵地,并转入到二线筑垒地域。
当重整旗鼓的苏联红军继续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面对的依然是如同国境处一样的筑垒地域。不得不进行更加惨烈,消耗更大的攻击。
就这样防守一方利用坚固的阵地,迟滞并消耗进攻者的力量。进攻者,力图在突破之后,进行迅速而深远的进攻。时间在交战双方的你追我赶里向前延续,一整个的夏天,苏联红军都在波兰军队预设的阵地前,一寸一寸的攻取着波兰的领土。战争这时已经不牵扯乌克兰的独立,战争这时决定反而是波兰的命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过了夏天、冬天,直到残冬过后的那些日子里。
1922年的3月,苏联红军唱着胜利的军歌,紧紧追逐着波兰军队的脚步,他们一直追到波兰首都――华沙的面前。
华沙,作为这场战役的“终点”,早已经开始了最为严格的建设。当然不是盖什么高楼,也不是筑什么公园。而是动员了全部的华沙居民,修筑出结实的街垒,密集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甚至连楼房,也全都在中华联邦施工队的建设下,用钢索固定成的“空中桥梁”连贯在一起,形成了立体的防御体系。
在苏联红军面前的城市,已经成为了波兰最为坚固的堡垒。从一开始就预计在波兰必然有殊死的战斗,所以波兰政府提前疏散了相当数量的居民。这时华沙已经不仅仅是波兰的首都,它还是波兰人最后的希望。
而这时连续的进攻,早已经使苏联红军消耗掉了相当多的兵力。而新兵、物资、弹药的补充工作,还要相当的时候才可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向华沙发出恫吓,要求他们体面的结束战争。
然而,希望可以签署“城下之盟”的苏联政府失望了。对于他们提出的,有条件结束战争的要求被波兰政府严辞拒绝。
“我们绝不投降!绝不,如果我们不能自由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们宁愿用我的生命表明我们对于自由的追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稍有失望的苏联政府倒也不以为意。毕竟,这场攻坚战早已经在苏联政府的意料之中。经过对波兰政府决心的分析,他们认为波兰政府这种态度,不过是以为欧洲各国在国际联盟上通过的对苏联制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