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踩在青石板上,发出了哒哒的声响,鼻息里粗气喷动,似有些疲惫,放慢了脚步。
阳光拨开了云层,冒出来看了看,显然是困倦了,又拉起云层,蒙起了头,任谁抬头埋怨也不起来了。
熙攘声吵醒了老顾氏,拉开帘子看了看,对赶车的顾安问:“这是又入了哪个城,距离金陵还多远?”
顾安抓着缰绳,小心赶着车:“母亲,这是六合横梁镇,再向南走十五六里便是瓜埠,从瓜埠过长江就能到金陵了。今日天色也不早了,马也疲了,在这里歇一晚,明日一早赶路吧。”
老顾氏放下了帘子:“找个便宜点的客栈,随便对付一晚便可。”
这一路两千多里路,吃住花了不少盘查,顾家带的那点钱钞早就花光了,若不是张书接济,沿途还遇到了个喜欢读书人的商人,看在张书在社学教书的面子上帮了一把,兴许到不了这里。
顾安、张和可以风餐露宿,辛苦点没什么,可老顾氏不行,她身子本就弱,还上了年纪,这一日日的颠簸已够受的了,若是连个安稳的休息都没有,会出事的。
再说了,这马也需要喂,租来的,回去的时候是需要还给人家的。
好在,金陵在望。
张书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看着熙攘热闹的街道,走上前,至顾安身旁,低声道:“这六合为何如此热闹?”
顾安摇头,自己也没来过这里。
“可是张先生?”
身着华服,一张大脸盘的掌柜高纶看着张书,惊喜地喊道。
张书紧锁眉头,认不出眼前之人。
高纶不以为然,哈哈大笑地说:“你是不是在洪洞教过书,还教过几年私塾,我儿高澄便受过你的教导,虽说没成大器,可识字明事理了,这也是张先生的功劳。”
“难得在这里遇到故人,定要喝一杯。这两位是——哦,顾兄,顾令堂。既然来到了这六合,就让我来尽尽地主之谊吧。伙计,去将马车安置到富来客栈。走,咱们去酒楼好好喝一杯。”
张书看着热情的高纶,总有些迷茫。
教过的孩子不在少数,姓高的也有,可不太记得具体名字了,倒是对方,记得很是真切啊。
张书为难地看向顾安,顾安搀着老顾氏下了马车,对高纶道:“会不会太过麻烦?”
高纶一摆手:“麻烦什么,走。”
顾安没想到张书竟如此有人缘,搀着母亲跟着二人上了一座酒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