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说道,“至于相关仪式,就善贷负责,我这身并不好出席这些活动。”
张居正此时依旧是一身孝服,他是留京守制,“夺情”并非不守制,而是继续办差,但各种礼仪活动就不参加了,只在府里和内阁两点来回。
“好。”
魏广德也不谦虚,直接答应下来。
一个小国国主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这次帮助大明在吕宋的战事,确实有功,多赏赐些东西就是了。
其实,苏禄国真正所求,就是大明对其的安全保证,免受其他国家、势力的威胁。
这次阁臣的见面,也算是张居正正式回归朝堂。
不过魏广德回到值房后,翻看了两份奏疏,就见到一份礼部奏本,是礼部举荐赴西洋官员名单的奏疏。
魏广德也很好奇,礼部认为谁最为合适担任此职。
要知道,当今大明能睁眼看世界的官员可不多。
很快,魏广德的疑问就得到了解决,礼部举荐的官员居然是南京的户部尚书殷正茂。
礼部给出的理由是殷正茂熟悉军事和经济,其最初就是朝廷选拔出的军事文官,在西南和东南的平定叛乱中功劳颇大。
其熟悉经济事务,在担任两广总督时对当地经济发展、赋税都有很多的贡献。
当然,实际上据魏广德所知,就是广东那会儿利用市舶大肆向外洋贩运大明的商品。
说起来也是,大明各地禁海,不过三个市舶司那里还是大肆搞着海贸,当然那时候叫市舶,朝贡。
殷正茂在两广就是大兴市舶,即赚银子又避开朝廷的禁忌。
实际上,只要是去广东的官员,大多对外贸有很大的改观,即便不支持,也不会公开反对,概因为外贸对广东一地百姓的安居乐业作用甚大。
礼部的提议,魏广德倒是比较欣赏。
确实,殷正茂对经济很熟悉,他所到一地,必然出台对当地的发展有利的政策。
要知道,他其实在大明有救火官员的外号,都是地方极不安稳的府县。
可只要殷正茂去了,一边挥舞大棒武力镇压反叛势力,另一边则想方设法改善民生稳定局势,功劳是真的很大。
至于朝野流传他爱财,贪财,其实也就是中下层官员比较爱八卦这些消息,高层都只看他的能力。
能把差事儿办好,那就是能臣,可以放心使用。
贪点,但人家的政策能稳定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