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多少?”
“三千吨弹药。是给李长官的。不是给第五战区的。”
“好,好!”
李长官立刻打电话,安排人去微山湖码头。
等他放下话筒的时候,一丝丝的怨念消失了。双方终于是回到之前的友好状态。
张庸说的很清楚。三千吨弹药。是给桂系的。不是给第五战区。这一点很重要。
“很遗憾,我没办法搞到武器。只能搞到弹药。”
“非常感谢你的诚意。”
“应该的。对了。白长官去哪里了?”
“去阜阳了。”
“战况如何?”
“比较激烈。阵亡了两个团长。”
“哦……”
张庸点点头。
看来,战斗的确很激烈。
须知道,48军,是经过他张庸“督察”的,
换言之,就是经过他张庸强化的。弹药充足。人员也相当充足。
纵然如此,还是阵亡了两个团长。
查看空指部地图。
阜阳那边,日寇集中有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
对于没有重炮的48军来说,的确是很大的麻烦。平原地区作战,大部分伤亡都是来自炮击啊!
不过,这件事,他就没有必要过问了。小诸葛就在前线。
48军的前身是15军,是小诸葛自己的起家部队。对方肯定不会疏忽大意的。
“有件事……”李长官欲言又止。
“什么事?”张庸判断这件事多半和老蒋有关。
果然,李长官缓缓的说道:“委座正在安排人和日本人谈判……”
“是议和吗?”张庸悄悄的皱眉。
“是的。”
“什么条件?”
“我不清楚。我没参与。”
“是吗?”
张庸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担心优势在我会放弃华北,放弃东三省。
日寇现在遭受重大挫折,估计也会积极议和,然后缓兵之计。
老蒋是真的想议和。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但是日寇的议和,完全是做戏,是拖延时间。
利用虚假的谈判,蒙住老蒋的眼,然后拼命的向华夏增兵,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事。
在抗战初期,日寇的补充能力还是很强的。兵员完全不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