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年记录的内容,也是字迹老化最严重的一条。
后面,便按照一年一大段话的形式,将柔澈想对王志凡说的话记录在纸上,一直延续了四十多段,长达十万字。
从这些类似年书的文字中,王志凡感觉到了岁月的气息,感觉到了柔澈的心路历程,知道了她遭遇的诸多烦恼。
比如孩子调皮不爱读书,帝国哪里又闹灾了,哪个地方又有人起兵了,谁谁谁又通报大将军冯先有反意了……
整个帝国的运转,全靠她一个年轻的女人来定夺,幸好有一帮忠心能臣辅佐,才让整个大丰帝国得以稳步发展。
看到后面,王志凡也终于知道了冯先的死因。
原来冯先在大概五十岁时,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为帝国各处平叛立下汗马功劳,萌生了“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的念头,真正开始了自立谋反。
那时候柔澈已经退居幕后,由她和王志凡的儿子当皇帝统治帝国,水平只能说中规中矩。
可冯先暗中经营多年,兵强马壮,自身实力也是非常高强,一时间让大丰帝国陷入风雨飘摇。
最危险的时候,冯先甚至率军逼近了帝都,柔澈作为自幼习武修为高强之人,不得不亲自带军护卫皇帝儿子撤离,导致被追击而来的冯先所伤影响了寿元。
也正是在这个冯先最得意,同时也是他距离掌控天下最近的时候,他突然暴毙,使得叛军快速土崩瓦解,大丰国祚得以延续。
冯先的暴毙原因后来世间众说纷纭,有说得急病死的,有说吃了毒物被毒死的,但实际上他是被自己的师父,神峰子大义灭亲。
神峰子为何要阻拦自己最看重的弟子夺得天下,甚至不惜将他杀掉,几乎是一个谜。
但无人可以否认他对帝国的忠心与贡献,后来他便被皇帝封为第一代国师,并且皇帝准许他保下了冯先的部分血脉,将冯先的后人收入门下。
“神峰子精通卦算,估计他是算到了我会回来,所以不能让冯先夺取帝位,否则不仅冯先会死,还会牵连非常多的人,连他的道统也会断绝……当然,也可能是他心系苍生,不想战争继续生灵涂炭。”
读到此处秘辛,王志凡试着推测神峰子老头大义灭亲的真正原因,越想就越觉得此人甚奇,能够洞察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柔澈的信到后面还写了很多,但提到她个人的文字很少,主要记录两人的子嗣情况,比如孙辈里谁最有才干,重孙辈中又是哪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