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忽必烈在伯颜率军攻宋之时,责令高丽国王进攻济州岛。作为元朝的藩属国高丽一向恭顺,对此命令却找各种理由推脱,声称时机成熟定会出兵,惹得忽必烈怒火中烧。作为成熟的政治家,他深知当下不是惩罚高丽的时侯,转而派使者对倭国许以重利,怂恿他们出兵攻打小流求。倭国对海贸生意十分眼红,又恨霹雳军击沉其派往虾夷岛和新大陆的船只,早就想从背后捅霹雳军一刀,当下便应承下来,声称时机合适便会出兵。
虽然担心霹雳军舰队,但元军高层仍认为自己在海上有一战之力,并自认为在内水航道上已方颇有胜算。虽然霹雳军火器厉害,但已方战船数量可是其数十倍,况且小型船只在内水河道更加灵活。忽必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霹雳军仅通过澉浦、焦山和江陵三次水战,便将自己十几万人的水师打残,成千上万的战船要么成了顺水漂流的浮木,要么被俘获。更要命的是,霹雳军的舰队还彻底控制了长江航道,将数十万大军阻隔在大江以南,让伯颜再无率军回援的可能。
如果说霹雳军兵出关中在意料之中,控制长江航道让蒙元政权震惊的话,那么从海上进攻大都城这种颠覆性战法,则完全出乎其想像。不要说祖辈生活在草原的蒙古人无法想象,即便蒙元政权之中的汉人和色目人,都没有想到海权的作用如此之大。自古以来的中原战事中,水军只是步军的附属,可能发挥关键作用,但从来不是主角。对忽必烈精神意志进行最沉重一击的,则是霹雳军展现出来的庞大规模和深不可测的战力。在陇右、关中和河东河内三个战场上,霹雳军投入的军力已达十五万,另有民夫二十余万人。在此情况下,霹雳军竟然还能在长江航道和直沽两个战场同时投入重兵集团。粗略算来,其投入的海陆总兵力加上民夫近百万人。如此规模军事行地,其粮草弹药消耗,实在是个可怖的数字,忽必烈自忖即便宋元两方合力也难以支撑。
眼下摆在忽必烈面前的选择是坚守大都还是撤退。自霹雳军登陆以来,蒙元政权将周边数百里州县的兵卒民壮抽调一空,让大都城有了十万步卒守城,城外还有二万蒙古精骑,同时又下令山东、两淮的元军骑兵回援。眼下塔出、博罗欢、阿术等人正率麾下骑兵急速回援,安童和四王子那木罕率所部精骑也正往回赶。不少蒙元高官认为,回援的骑兵加上大都城骑兵人数高达十一万,绝对能打退霹雳军的进攻,甚至能战而胜之。老将兀良合台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霹雳军火器锐利不可挡,不如避其锋芒,先退回草原上再作打算。
作为蒙古第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