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能挣扎活下来,还越活越强,不会没有他的过人之处。
陈韩三握着两万精锐,对这边的警惕心极强,守的又是徐州这座雄城,外围城池也多控制在他手里,淮东能拔掉陈韩三极难。
再说,江宁与北面的梁家也不会坐看淮东去打陈韩三。一旦淮东发兵打徐州,江宁也许会迟疑、犹豫,梁家几乎是肯定会率兵援徐州与陈韩三联军对抗淮东的——那时不要说联军对抗东胡,内部必先四分五裂。
“没有徐州,淮阳、睢宁两边连着,就难看多了,”孙壮虽说在兵法上的造诣不如张苟,但毕竟做过一军之帅,眼界还在那里,不是常人能比的,说道,“那就要照大人所说,要尽可能加强红袄军了——眼下的红袄军有三万精兵,要是能吃饱饭,战力也就跟长淮军相仿,但缺少能压制骑兵的弓弩,这一点跟长淮军差太多,有时候只能拿人命去填。东胡人要有一万骑兵漏进来,红袄军也只能躲到城寨里。一定要野战的话,多造些战车,用大盾跟长枪硬扛,但也仅是勉强能守住阵脚。胡人精骑射,不会硬冲步阵,惯先打侧翼,用弓弩射杀,步阵要有一角扛不住,这野战就要败了!”
“虽不够精细,但也大体不差,”秦承祖说道,“大人的意思,要是不觉得屈了你,我倒有些东西能教你!”
“那我给老爷子您叩头了!”孙壮爬起来跪地上叩头。
“起来吧,”秦承祖搀他手臂,说道,“仅学兵法只是小乘,大乘是政事。淮泗的情形,你也深有体会,几万精兵实际不能构筑抵御东胡骑兵渗透、突破的坚垒……”
这会儿有人进来通报李卫回来了,秦承祖让人快将他进来。
“谈来谈去,江宁头上是一根毛都不肯再拔了,”李卫苦恼的说道,“要照大人的意思,在淮阳、睢宁北构筑防线,就不能让丁口疏散到北面去。还要尽可能做好接收下一波难民从北方大规模涌来的准备——防线以南到淮河,能用来安置流民的土地太有限。还有,北线到底能拨多少物资!”
“不算上泗阳、山阳及沭口第二防线的投入,”秦承祖说道,“米粮到处都紧缺,要备津海难民南下,沿线少说要铺三十万石米粮下去,才能保证不饿死人;在年底之前,能挤给淮泗的,最多只有四十万石粮。”
孙壮原以为会减,没想到不减反增。到年底还有七个月不到,投入四十万粮,也就是说每个月能投入六万石,比之前多出五成。关键接受招安后,江宁那边每个月差不多也能拔一万两千到一万四千石米粮,比年初起的境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