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了掠夺大量的游牧民族劳动力,以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作为报酬,换取其他地方的粮食物资和资源,从而过上更加满意的生活。
同样也正是因为对于劳动力的压榨,再加上并州铁矿开采的难度较低,使得并州的炼矿场所,早就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甚至是整个世界第一。
几十万的劳力在其中进行工作,接受着并州人员的监督,其所能够炼制的钢铁和创造出来的收益,都刷新了汉帝国大臣的三观。
毕竟在这个时代,钢铁的产量有多少?存量有多少?很多时候都能够当做国家的应急资金使用,能够让国家去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出的战争。
其实对于汉帝国来说,自身历史悠久而弱小,随时都会有一些人跑来打他,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所以才会需要这么多东西。
只要把别人彻底处理掉,就不会有类似的威胁了。
同样这也是并州矿场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以后,卢军再也没叫人进行建造的原因之一。
如果可以生产的劳动力,没有办法比得上炼钢炉的极限,那么越来越多的炼钢炉,只会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可以说这种在国内都已经属于浪费资源,不怎么想要建造,只是让大家尽可能研究的东西,在这遥远的国外,还有着极高的重要程度。
别的不说,只要一天能搞定十吨的钢铁,袁家的土地开发和兵种装备强化,都能够同步提上日程,而不用艰难的二选一。
他们所在的地方土地很肥沃,但是开采的难度也大,面对的风险也高。
正是有了这些方面的了解,袁家上下的人,才知道这种炼钢炉,到底有多么重要!
至于对钢铁的消耗,没有一家嫌多的。
就算是此时汉帝国内那数量膨胀的钢铁产量,甚至都有些供应不上越来越膨胀的需求了。
除了军队的常规装备,以及堪称各种奇观的大型钢铁战舰以外,真正钢铁消耗大户,则是来源于民生。
汉帝国四五千万人口,虽然不至于人手一把,但是两个人一把镰刀锄头,还是要有的。
就算两三公斤锻造一个锄头,或者一公斤锻造一把镰刀,那所需要的钢铁数量,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更不用说这些农具还是消耗品,即使有云气温养,也会出现损坏。
可以说真正限制这个时候汉帝国钢铁产量的,不外乎就是矿石的开采手段和运输手段。
至于炼钢炉的技术问题,那是最小的问题,甚至都不能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