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抗不下,不过还是去晚了。”
“早知道我该拦住的。”
他这样说,宁毅便知道他是从头到尾一路跟着。相对于宁毅,陈凡或许才是对书院这帮孩子最为看重的人。宁毅虽然只当是消遣,但意识形态不同,他给这帮孩子灌输的想法也不一样,如果仅仅是灌输迂腐的儒家思想或者是简单的行侠仗义想法,陈凡恐怕不会对这帮孩子多看几眼。立意不同,最后人会停下来的地方,会到达的高度也不一样,为国为民,或者为身边的人,有时候说起来很简单,但人如果真心信了,最后的结果,恐怕是很不简单的。
宁毅如今对这帮孩子做的,无非也就是这样。简单的知行合一,怎样的事情是对的,这样做那样做就会对国家对社会很好,说一点让人做一点,告诉他们这就是很伟大的事情,再以子曰诗云的各种理论来不断论证其正确性,以钱希文这类人的事迹来烘托煽动。每一点其实都不出奇,也相对的按部就班,但是当所有的因素都恰到好处时,对人的人生观形成造成的洗脑效果,终究是很恐怖的。
当然,若非此时这世道对于文人的尊重,若非这原本就是一帮淳朴的农村孩子,心中有着“城里先生便非常非常厉害,说的自然是对的”这种想法。事情也不会这么快的出现效果。
在后世,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严格的教书行为,它的关键词应该是“政委”以及“煽动”。讲课的目的并不为了识字,不为了做文章,它唯一针对的,就是思想,一切或高深或朴实的思想理论,最终都为了让人形成虔诚的信仰。它不需要门槛,只要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可以听,都可以学,所以它的最终目的,不是造就什么学究天人的当世大儒,而是造就一批真正敢于牺牲的士兵。
要让人敢于牺牲,需要给予的,说到底无非也就是一份对方真心认同的价值感与荣誉感而已。但要让人真心认同,又是何其艰难,这帮孩子不过是刚刚起步,在儒家以及江湖侠义的思想烘托下有了个雏形,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终究还是难说。
他在江宁时教的多是务实派的技术类学生,这时候则是单纯洗脑,算是当初无聊时想的“如何造反”这个课题的部分延续。陈凡当然想不到这么多,但他却发现了其中可用的部分,因此一直在旁关注。宁毅想了想,将一碗水倒进生石灰里,看里面沸腾翻滚起来:“那个古桐观,到底是……”
陈凡看着碗里的反应张了张嘴,随后笑起来:“可别告诉我你猜不到?当然是很坏的事情。”
“我能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