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御史大夫喋喋不休,这样吧,就还给他们一半家产,全都流放爪哇、元绪群岛,不是喜欢种甘蔗吗?到海外开辟甘蔗园吧,开辟成功,从朕这里领一个开拓勋爵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朱翊钧认可刘继文的办案,因为这次被查处的这批官僚,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玩出了毁稻改蔗的戏码来,所以刘继文才彻底撕破脸把人抓了,把家抄了,做的实在是过分了。
稻田改甘蔗田,这不是胡闹吗?!
这个案子之所以有一定的争议,完全是舶来粮在增加,两广看起来不太缺粮,也确实不太缺粮,在看不见的大手作用下,这三家势要豪右毁稻改蔗,也是追求经济利益,并也不完全符合倍之的定性。
倍之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首先要符合加倍执行,其次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显然这三家势要豪右不符合这个定义。
看起来不太缺粮,但一旦舶来粮不足,倭国大饥荒,可能就会在两广发生,这是刘继文绝对不允许的,这不是官帽子,是脑袋的问题。
脑袋就该长在脖子上!
朱翊钧这么做当然不是和稀泥,也是为了支持刘继文在两广的工作,按科道言官们的定性,刘继文就是有点反应过度,催逼过甚,应该把家产全都归还。
朱翊钧、张居正这些文华殿里举手的人,不怕科道言官,可是刘继文怕,为了刘继文能够继续的进步,朱翊钧还了一半的家产,流放元绪群岛开垦甘蔗种植园,算是安抚了下科道言官,给刘继文继续进步的空间。
这三家,也从罪犯,变成了开拓的急先锋,开拓的过程,可以获得总督府的支持,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要是再叫,朱翊钧就收回成命。
大明的国策是防保守,但主要防止过于激进。
“先生安排下,白糖技术,禁止外流。”朱翊钧琢磨了下,给大明禁止外流技术名单加了一项。
安东尼奥曾经进贡过泰西的方糖,是那种焦黄色的糖块,很甜,但杂质较多,而且发酸别说朱翊钧,但凡是一个大户人家,都对方糖不是很感兴趣。
大明的白糖,是白砂糖,晶莹透亮,雪白而且没有杂质,清甜口感,朱翊钧也不是很喜欢,他喜欢吃糖心红薯,毕竟他参与了糖心红薯的培育,是农学成功的有力证明。
“臣遵旨,陛下,臣之所以说这两广糖业,也是这个意思,这甘蔗种植、采收、粗榨、精炼,养活了近四十万户,产业扩大,养的人更多。”张居正再次表示了他的赞同,白糖产业技术,可是能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