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是‘为天下人先’,给天下人做表率,实际上,却也是被罢免官职赶回老家。
张苍——忤逆君上,故罢。
申屠嘉——说是自请骸骨,却是不得不退,要么退,要么罢,乃至于‘不退便死’。
唯独王陵!
唯独王陵一人,既不是拐弯抹角的罢,也不是扑朔迷离的退;
而是正儿八经的:擢为皇帝太傅,为汉帝师!
擢,升官儿!
这即是王陵特殊的点,同时,也是刘荣之所以要给即将离退的刘舍,来这么一手‘进皇帝太傅’的原因所在。
因为根据过往经验,汉丞相最终的结局满共就几个;
不外乎:终老任上,直接罢免,委婉罢免,明升暗降这四种。
唯有明升暗降,才算得上是最能服众,同时也是最体面、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说回眼下。
刘舍为什么‘该退’了?
刘荣,究竟想要借此次刘舍离退,达成怎样的政治目的,形成怎样的政治惯例,或者说是先例?
答案是:借刘舍这个‘纯粹就是退休’的特例,来开汉丞相不一定非得终老任上、不终老任上也同样能德高望重的先例。
所以,刘荣就得竭尽所能的,让刘舍这个正常退休的老丞相,得到足以媲美‘终老任上’的前辈们的荣耀、待遇。
至于具体的手段,便是捡现成的先例——循王陵当年擢皇帝太傅,进刘舍为自己的皇帝太傅。
当朝天子,让你做他的老师,这荣耀够大了吧?
都做帝师了,那还想什么丞不丞相的啊……
再者,王陵、刘舍这先后两个先例,无疑也能为汉家的后世之君,提供宝贵的经验。
——你看看;
——吕太后再怎么讨厌王陵,也没粗暴罢相,而是明升暗贬为皇帝太傅。
——孝x皇帝刘荣,对退休的宗室丞相刘舍,那也是给了个皇帝太傅的荣耀。
——看明白了吧?
——碰到不喜欢的丞相,可别再粗暴罢相,而徒使朝野震荡了~
——吕太后、孝x皇帝刘荣,都已经给你打好样了……
所以说,刘舍卸任丞相后进皇帝太傅,看似是刘荣的封赏,实则,不过是吃了政治因素的红利,搭了刘荣‘为后世开此先例’的顺风车。
第二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也基本是同样的原因。
要想让未来的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