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安抚着方氏,等到她不再哭泣,就把人拉进正院上房中,坐下细谈进宫晋见太后的经过,顺道将同行的海宝柱也一并叫上了,还打发了人往长房的小院去喊海宝珠与邱姨娘。
海棠没有跟上,反倒是走到车边,往车厢里望了几眼。
十二匹素缎,十二匹素绢,都是适合方氏这个年纪的寡居妇人穿的衣料,另外还有四匹大红妆花锦缎,极有可能是为方氏即将出嫁的爱女海宝珠准备的。至于那七八只箱子,里头有一整套的金镶碧玉行头首饰,一套内造青花炉瓶三事,一对寓意喜庆的红玉双喜鸳鸯佩,一副赤金镶百宝缨络,一套银镶红珊瑚的酒器——后面这几件很明显都带着喜庆色彩,估计同样是要给海宝珠做陪嫁,在婚礼上佩带的。最后两只小匣子都上了锁扣,海棠只将其中大一些的那只匣子打开了,发现里头是一个卷轴,用宝蓝色锦缎装裱着,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这是什么人的书法作品吗?莫非是许太后给方氏赐了墨宝?这双比她赐下的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意义更加重大了。
海棠只将这一只匣子合上,拿在手里,转头问哥哥海礁:“今儿进宫顺利吧?是不是金大哥跟太后说了表姑的事?”
海礁点头:“除了小金,再没有别人了。今日还算顺利,虽说人人都认为另一位夫人才是太后真正要施恩示好的人,可我觉得表姑也十分受重视,半点不比另一位夫人差。只要得了实惠,旁的都不算什么。有人更引人注目,即使有什么非议也会冲着她去,表姑正好得个清净,可以安心为女儿备嫁了。”
他今日一路跟着方氏与海宝柱母子进宫,甚至一路将人护送到寿康宫许太后殿前,还被许太后召进殿中问了话,亲身经历了今日的这一场召见。他从头到尾看得仔细,虽说许太后对那位禁军小将的继母说话的时间更长,问的话也更细致,还直接下旨赐了对方诰命,可方氏也是差不多的待遇,甚至还得了一样更重要的赏赐——太皇太后周氏亲笔所写的“仁孝慈义”墨宝。
许太后赞扬方氏,在强权迫害下牺牲自己的名节去保护合族家业与性命,是“仁”;倾尽全力护住公婆留下的家底、保全夫家血脉,是“孝”;平安送走亡夫留下的唯一子嗣,还一直资助对方母子,又在江家的百般欺压下护住女儿,确保亡夫的一双儿女都保住性命,平安长大,是“慈”;她做了那么多事,最终回归前夫家,却不曾贪恋财权,而是将家业原封不动地交到了庶子手中,自己带着女儿飘然远走,这便是“义”了。许太后认为,方氏为前夫家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