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的传统经验,这种玩意儿对付地中海世界和波斯人的弓箭,是足够的。当年阿拉伯人的重骑兵,也就是这个程度的防护。但中原弓箭那个“高速低穿甲”,也是相对中原披甲率而言的低,拿这些东西来应对,就有些太凑数了,肯定没法通过“垃圾兵过滤器”的。
所以不出意外地,在郭康这里,都能看到大片的敌人在远处就被弓箭射翻,甚至让他怀疑,放箭的命令是不是下晚了,还能再拉长一段距离。在他考虑期间,前排的老兵已经以两三秒一发的速度,把十根箭射完,开始准备格斗了。
向前冲锋的敌人,速度一下慢了下来。跑的最快的那些人几乎都死在了半路上,让后面那些原本就不太想上的步兵们更加犹豫。但脚步慢下来之后,反而给了罗马军队更多的输出时间。军团士兵开始在百人、十人队长们的指挥下进行换位,新上来的士兵又开始了射击,把更多敌人杀死在面前的空地上。
一些埃及士兵也拿起弓箭进行还击,但他们的火力还是太弱,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发现情况不对之后,指挥步兵的军官们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和罗马人对射,开始大声呼喊,驱赶手下继续加速。
这次,也不需要郭康下命令了。第一列的三个百人队,立刻变换了队形。第二排士兵向前补位,把阵线填满。而队与队之间的间隙处,大队炮兵也没有撤离,而是趁着对方拖延的时间,重新装填好了那些小型火炮。
朱文奎现在就在二、六两个百人队之间的空地上。郭康在队列后,都能听见他扯着嗓门大喊“双倍霰弹!双倍霰弹!”,指挥手下,又把一个布袋子塞了进去。
几息之后,敌人就已经冲到了阵前。郭康这里,都能听见他们怒吼的宗教祷文,看到最前面一排人狰狞的面孔。
不过,也在这一瞬间,朱文奎挥动了旗帜。他带来的火器其实远超正常大队该有的数目,让第二大队的前沿,顷刻间像火山一般,“喷发”了。
炮口吐出的火光,在埃及的大白天也清晰可见。战场上,所有人类喊出的圣战口号,都被火炮齐射的轰鸣轻易盖过。葡萄大小的铅弹四处纷飞,将前方一个扇形区域内的人体、简易护具和旗帜统统撕得粉碎。
对面涌来的人群里,瞬间豁了一大块。顷刻间,郭康感觉,拥挤喧闹的战场上,甚至安静了片刻。
很多敌人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甚至可能是第一次见到火炮齐射。毕竟,他们即缺乏知识和见识,也没有经过多少训练。面对突然倒了一地的前排士兵,和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