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次上课老师都说孩子不错,没有进步,家长苦于不知道孩子进步在哪,问老师,老师也只说孩子现在还处于打基础阶段,让家长实在不知该如何继续问下去。
就这位数字家长所描述的情况,如果完全客观,那李安支持大多数直播间里的看法,老师存在问题。
老师至少应该给家长一份孩子学琴的规划,让家长能有所预见,或者就清楚地把孩子在哪些基础环节的进步分析给家长听,而不是用一种老师们自己都懂的方式搪塞家长。
所以即便这位老师具有相当的演奏水准,李安也不认为这是一位教学态度严谨的老师。
除了“声讨”老师的声音,也有个别指责家长的声音,有人就地拿胡凯父子举例,说有多少家长能像这位爸爸一样。
一位自称曾经做过三年钢琴老师的用户“时光偷走初心”直言:孩子学钢琴就是家长在坚持!家长不能坚持孩子趁早放弃!
这样的论调虽然有些极端,可现实中的案例却比比皆是。
就拿李安自己带过的学生来说。
王小虎能坚持是因为老两口苦口婆心地哄着陪着跟着,如果没有老两口的坚持,王小虎恐怕都等不到结识马可小车。
和王小虎同样情况的黄如意,孩子不练琴,家长就说那不学了,那就算有林郎的天赋也白瞎。
虽说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每个家长送孩子学琴的初衷和动机也各有不同,但纵观有点成绩的孩子,多数背后都有一位坚持的家长。
即便是小车,如果老车在当时自身情况困难的情况下放弃让小车继续学琴,恐怕小车也就断了。
除了吐槽老师指责家长,后面也有人把矛头对准了孩子,说孩子自己就不喜欢钢琴,家长老师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看到胡凯独自返场,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家长还有个人节目。
众人再次被折服。
不再需要照顾儿子,胡凯全身心投入在舞台上的状态令人无法不动容。
那坐在钢琴前的姿态,演奏前的眼神,小心翼翼地处理,无一不展示了一位中年男人对于学习一门乐器的态度。
大家又讨论起热爱的重要性。
这就是现实情况,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有时候真的很难评价究竟该由哪一方来承担孩子学琴的主要责任。
在李安看来,由学生家长老师构成的三边关系才是维系最终教学成果的主导。
缺一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