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桃源机场。
因是旅游淡季,天空还飘着丝丝冷雨,机场外有些冷清。三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坐在车里,百无聊赖地瞧着对面的机场出口。又有一批人走出来,几乎立刻就有几个接站的人迎上去,满面春风地带走,人群一哄而散,原地唯独剩下一对十六七岁年纪的少男少女。少年用手给少女梳理了一下额前的乱发,紧了紧衣襟,对她说了句什么,然后左顾右盼,四下张望打量。
一看就是初来乍到,也不知是旅游还是走亲戚。那少女长得纯美异常,只是身子娇娇弱弱,少年似乎怕她被雨淋到,回过身又仔仔细细给她扣好风衣的帽子,少女则一副小鸟依人状,紧紧偎着他走出来。中年司机迅速发动汽车,赶在另两辆车之前向两人开过去,刷一下降下车窗,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小哥去哪儿,要打车吗?”
少年看了他一眼,转头瞧向少女,少女对少年点了点头。司机见状很愉快地打开后车门,让两人上了车。
“师傅,去夷望溪。”少年说道。
“哦,那可不近。来旅游的?”司机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问。
少年还没回答,便听少女说道:“我们想去夷望溪不收费的地段。”
“夷望溪是我们这儿的‘小桂林’,旅游嘛,还是收费地段好,门票也不贵。”司机很热心地做着介绍。
“我们不旅游。”
“哦,投亲戚?”
“也不是。”
“那是?”
“打鱼呀。”
少女心想,我们要说是来找桃花源的,你肯定拉我们去桃源镇之类的景区,可谁不知道景区都是现代人建来吸引游客花钱的,借一点桃花源的名头罢了,哪里会是真的桃花源?《桃花源记》里写渔人发现桃花源时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顺着某条溪水打鱼,不知道划出去多远,这才有所发现。这儿的溪水有三条,而夷望溪最大,水位最深,他们决定先去那儿碰碰运气。
不用问,这对少男少女就是苏愚和徐青萝。
一篇《桃花源记》,使桃花源成为一个难寻难觅的传奇去处。陶渊明语焉不详,对桃源所在只写了武陵二字,晋时有武陵郡也有武陵县,两者全然不是一个地方,然而晋人提到武陵,估计不大可能是指一县之地,小乡小县那么多,陶大诗人未必知道武陵县的存在,如果知道,在明知两地歧义甚大的情况下,更不可能马马虎虎只写一个武陵,导致郡县不分。
所以徐青萝估计,陶渊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