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大臣可难以有这般待遇。
虽然皇帝的礼遇和信任一如既往,不过这些显然也不足以让严震直失态,或者觉得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
因为他非常了解皇帝,不管是洪武皇帝还是承康皇帝,这都是非常务实的人,这都是想要将一些事情给彻彻底底的办好才行。
现在不管是让朱忠安排人手,或者是让李景隆去安排一些部属等,这都是要为接下来的疏浚运河等工程做好准备,这也都是疏浚运河的必备工作。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北段那边有陈瑄,他本就是军中出身,我倒是不用担心太多。”
“陈大人能力出众,知兵暂且不说,也有疏浚运河、兴修水利的经验。”严震直笑着说道,“北段的疏浚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也只能是陈大人担此重任。”
严震直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陈瑄军伍出身,随蓝玉在平建昌土司月鲁帖木儿叛乱时悍勇杀敌。
不过他也参与了对都江堰的维修,这也是大明少有的‘水利专家’,修建浮桥等工程对于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现在官职也是晋升为都督同知,这是从一品的官职,严震直这个正二品的工部尚书称一声‘大人’也是合情合理。
“北段我看还是山东那一段最难疏浚,现在北段还是从北平到天津那一段要先修起来。”朱允熥叹气说道,“真要是全面疏浚,也不知要多久。”
严震直就连忙劝道,“虽说这是需要许久时间,只是事在人为。我等尽心竭力,定能让大运河早日畅通,南方的粮食就能运往北方了。”
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这是一个极其重要、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对于大明来说也是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现在的北方相对来说是比较荒僻的,民心等等也不是特别认同大明。南方的粮食运过去,也可以让北方的人口更多一些,迁民等也更方便。
毕竟人迁过去了是要活下去,现在的北方还很难养更多的人。更何况不管是北边还是辽东等,也需要通过海运等不断的输送粮食等。
一旦大运河疏浚了,运粮的成本和损耗等就要下降一些,输送的粮食等也就可以更加的有持续性,对于大明的边疆建设等也是更加的有保障。
疏浚大运河,这不夸张的来说就是战略性的工程了,这对弥合南北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关系着民生和军事。
在这件事情上朱允熥的态度显然是无比坚决的,这个工程必须要做,而且是早一点完成就早一点对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