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些妄议国政的士子,入仕不能顺遂!”
可以说朱允熥的一句话几乎断绝了不少人的仕途,这看似是极其不公平的事情,毕竟那些读书人也是寒窗苦读数十年。
尤其是能够读到国子监、举人的水平,也都算得上是文华种子,都是有着不俗的本事。
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也是有一定的门槛,寒门出贵子的概率确实有,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脱产一直在科举上奋斗。
但是朱允熥可不在意那么多,能够读到举人、国子监,一般来说也都不是少年了,最少也是青年,甚至是中年了。
在这个岁数还不够成熟的话,还要去做一些和制度、法律相悖的事情,那也只能说咎由自取了。
别说什么只是键盘侠等等,只是书生意气罢了,这样的人有些时候就是不会改,这样的一些人就是依仗着自己有些才华等等眼高于顶。
既然这些人都已经是靠不住了,朱允熥自然也就没必要重用,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惋惜的,说到底现在大明的读书人不算少。
该做些什么事情,茹瑺现在看起来也是心里有数了,估计接下来在吏部的选官、考评上,他心里也是有着一些分寸了。
在茹瑺心情复杂的离开文华殿后,朱允熥问道,“大和尚,你觉得我这么做,士林上是不是会有些议论?”
道衍就立刻回答说道,“殿下,臣以为这些年对陛下、对殿下的各种议论都不少。虽说要广开言路知晓百姓心意,只是也不该全听士子的声音。”
对于道衍这个回答,朱允熥非常的满意,这些读书人有着发声的渠道,他们自然也想要指点江山、想要辅佐社稷,或许还想要成为意见领袖。
但是如果只有他们的声音,这显然就是一个不太合适的事情了,这一点也没什么好说的。
朱允熥笑着说道,“这么说来也对,为我大明对读书人还是太好了,以至于有些人越来越放肆了。”
道衍对此不好评价,要说大明对读书人好,那肯定也是比较好的。免税、免徭役不说,有了功名在身甚至地方官都不好轻易处罚。
在如今这个出远门需要路引的年代,读书人可以仗剑四处行走游历,也可以一封拜帖等等送到一些官员的手里,这都是读书人的好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对于有知识的读书人,大明该有的尊重还是有,该有的优待肯定也不会缺。
人才嘛,谁都喜欢,这也是一个再正常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