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板上钉钉,造成既定事实,也就不用担心了。
诸葛瑾一辈子都在琢磨如何提升互信,如何缓解权力架构的猜疑链,如何缓解猜疑链带来的连环杀戮,所以这个问题他当然会想得非常透彻。
而且,他借着这个名义,还解决了后世多少帝王因为长寿、最后晚年临死前那阵子,被老年痴呆的错误决策引导,造成巨大破坏。
老年痴呆本身不可怕,临死前精神恍惚疑神疑鬼本身也不可怕,但是一旦这两个东西和绝对的皇权融合在一起,破坏力就非常惊人了,秦始皇一个念头就是几千万人的死伤和战乱,汉武帝一个念头,也是好几万人直接被杀,加上巫蛊之祸太子被杀。
所以在他看来,他既然帮着刘备三兴了炎汉,总要留下点什么。
翻越葱岭,平定日韩,殖民东南亚,这些都是小功劳,他自己不屑一提。
不就是开疆拓土么,又不足为万世垂范。
真正的大功,得是万世垂范的制度建设。
让老年痴呆症的帝王,以后永远无法再在临终时造成巨大破坏,这才是万世之功。
别的更大的问题,他也解决不了,解决这一点,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贡献了,比三兴炎汉本身功劳还大。
让痴呆的人,在痴呆之前退休,变成一条祖宗之法。
如果刘备都这么干了,后世子孙的功德都不如刘备,谁有脸违反?而且,刘备还可以留下祖训,类似于白马之盟。
刘备终于想明白了这些道理。
“难怪子瑜你这么害怕,犹豫铺垫了那么久——其实有什么好担心的?朕难道不知道,你这一切,都是苦心孤诣为了大汉?朕提前传位,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朕意已决,当年孝武皇帝寿至七旬,而在六十五岁、六十六岁时,就发生了巫蛊之祸,可见孝武皇帝六十五岁时,已经年老昏聩,神志不清了。六十八岁才偶尔回光返照悔恨,下了罪己诏,但此前已作恶数年。
朕如今大病一场,也要六十五岁了。或许朕也能活到七旬,但焉知最后几年,会不会做出毁朕一世英名的昏聩之举?还不如提前让太子适应起来。
这样吧,朕回去就让人筹备,明年正月就传位给太子,从明年正月开始改年号。太子明年就二十五岁了,传位之后,朕的身体如果还行,就让新君处理国政时常来咨询朕的见解,朕也好提点他慢慢适应政务。
如果五年之后,新君一切做得好,到时候也是三十而立之年了,就算朕到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