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meta分析的审核、课题标书的书写,在答辩结束之前,方子业都不会再移心他处。
硕士毕业论文的书写过程,是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的。
1月8日,方子业在袁威宏的人脉组建下,终于是见识到了像袁威宏一般的年轻主治,在论文书写,实验基础数据,以及找漏洞方面的高超能力。
就只秦葛罗罗哥一个人,就找出了四五个,比较贴近实际,但方子业很难回答的问题出来。
秦葛罗、李诺这两位年轻的主治,比袁威宏还年轻,之前都泡过实验室,方子业做的实验,基本上什么套路,他们都门儿清。
纰漏找不到,但是问的角度却非常刁钻。
方子业这才晓得,答辩的时候,如果答辩委员会真要为难你的话,你是很难当场做到即问即答的,但现在的答辩要求,就是即问即答。
回去再查文献,做知识储备,再对文章中的一些行文结构,还有结果的展示,商讨之后,换了一种形式。
再这么一转换,后面几天,方子业一边做实验的情况下,一边再进行自己人脉的几次预答辩,再走袁威宏请了邓勇教授和洪字礼副教授再进行的答辩前规模最正式的一次预答辩。
都算是比较轻松地通过了。
但是洪字礼副教授在敲定没有太多专业、工作量和论文格式上的瑕疵后,问:“你这个致谢部分,怎么还没有打印出来呢?是不打算写了么?”
一般而言,硕士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都有致谢。
至少要致谢答辩委员会。
方子业目前还没有成文,只有比较格式化的口头稿子。
“还没有特别想好,本来有一篇比较制式的稿子,可看了几次,发现表达稍微有所欠缺,就想着重新成文。”方子业也老实回答。
致谢部分,不做专业答辩中的绝对要求,有这个环节即可。
除非你直接写骂别人娘的话,否则绝对没有人会因为你致谢部分写得不好就不给你通过毕业答辩,除非是答辩委员会的所有人脑子都被驴给踢了。
同样,写得好也不会有特别加分,最多就是加些印象分。
……
方子业亲自与袁威宏一起并送邓勇教授和洪字礼副教授离开实验室,到了电梯门口,袁威宏就招呼方子业赶紧进去再作些比较小的修改。
而他则是陪着邓勇教授,一起下楼而去。
这是方子业最后一次的预答辩,后续就再也没这样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