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盘子。那是日本有名的瓷窑,就跟咱们的景德镇似的。还‘持取’了两把理发的推子,同样是日本货。嚓嚓嚓,推起头发很快,一点不夹头发。但最挣钱的一回,是我参与一个日本贸易商社的现场拍卖会。纯粹凭眼界和见识,赚了一笔大钱。”
“当时这个商社为了清仓甩卖,一下召集了好几位比较有实力的旧货商来看货。宋先生也接到了邀请。但因当天他另有别的要事去谈,只好临时委派我代表他出席。应该说,这个日本商社还是挺精明的,想要让我们彼此竞争,卖个好价。可他们错在了错判了形势,以及不通咱们的国情了。”
“要知道,过去各行各业都有行会管着呢,怎么经营都有基本的规矩。谁不能违反,否则必定招致行会惩戒。那后果可比今天被工商部门罚点款严重多了,弄不好就没法干了。原本呢,打鼓儿的就有行规,同行必须‘抱团儿’,一致对付货主。所以日本人想让我们彼此竞争,互相掐架,那是打错了算盘。”
“何况当时可做的生意太多了,根本就忙乎不过来,也压根犯不着同行之间彼此斗心眼儿啊。结果现场就弄得日本人特别尴尬。一件货物拿出来,价格全是倒着叫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一个人叫价,一定会是最高的,其余者都是越叫越低。给价绝不高于前者,用这种办法逼着日本人只能卖给第一个叫价的人。”
“至于买到货的人,下次也绝不率先再开口,会把买货机会让给旁人。就这么着,以资历老者为先,年轻者为后,每个人都要轮上一遍,才会按照这种顺序重新开始。”
“即使有大宗的,明显丰厚赚头的商品,也打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哪怕人人都想要,同业间照样有默契。只要一人开口,其余有意争夺的人便一概不会出价了。争就是不争,这就是大家给出态度的暗号。”
“那率先叫价之人就会明白自己不能独吞,随后便口称资金不够,现场与同行们协商,如何共同出资拿下。仍然是按资历出资,按比例分配。既和气又客气,和睦极了。唯独日本人大失所望,垂头丧气。注定闹个灰头土脸。”
“那天拍卖会的现场,由于我是最年轻的一个,自然好处也是分到最少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偏偏有一批冷门儿的新货压根没人要,结果让我捡了个大漏儿,占了便宜。那是一批有关自然科学的模型、仪器之类的教具和陈列品。还有一些与矿物有关的标本,什么方铜矿啊,菱亚铅矿啊。”
“当时,尽管日本人在现场大力鼓吹,‘这个大大的好,大大的发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