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国立国尚短,果然如同先前猜的一般,根本就拉不出什么精锐兵马,只能强拉些壮丁应付了事。
好在陆渊原先时候,便也没指望两国,能在这方面出什么力。
他真正看重的,还是严望秋与苏玄歌两位先天宗师。
只要这两位到了,再算上他与蓝彩儿,那联军这边,便能对周人形成顶端战力的绝对优势,多出四位先天宗师来。
四位先天宗师,这可不是小力量。
按照一位先天宗师,便可单人破万军来计算。四位先天宗师,聚在一起,便相当于四万精锐兵马,处在一个小范围战场上。
以上这些,还只是简单的数值换算。
实际上,在真正的战场上,在小范围内,四位宗师所能发挥的效用,可是要远胜过四万大军的。
就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一座坚城,城内顶多也就屯驻三五万兵马,这些兵马分到某一段城墙,某一处城门,更是只有个几百上千人。
而面对这几百上千人,别说四位先天宗师一起动手了。就算只有一人,也能在十几个呼吸内,解决这些守军。
如此一来,只要以一位先天宗师打头阵,便能迅速清理一段城墙区域内的守军,攻陷一座城池。
四位一起动手,在没有相同数量的顶尖战力拦截的情况下,试问天下哪座城池,能守得住?
这便是属于先天宗师的威慑力。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威慑力,所以哪怕原先南海派与九川剑派,其实并没什么精锐兵马,但朝廷在面对两派的威逼下,依旧做出了退让与妥协。
因为朝廷知道,不答应这两派,哪怕这些人只能拉起些乌合之众。
但在先天宗师的配合下,他们是真的能够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
而此时,随着陆渊等人被朝廷收买招安,这股压力,便就从朝廷那边,转移向周国了。
只是不知道,周国这次,到底够不够硬气,能不能扛过去了?
……
弘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宁海国的军队在城外大营休整了一日,然后便与南海国军队合流,两国大军继续进发,往江北而去。
十二月初三,两国二十万大军抵达巴陵城。随后休整两日,便在越国水师的接应下,渡江北上。
初七,大军抵达周国荆门府当阳战场。
闻听消息,武安侯白梦阳亲率军中将校,出营门而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