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营地走出了第一批狙击手,构建了我们的狙击手体系。”
“像今天我使用的某些战术,还都是脱胎于张长官当初的教导。”
“嗯?还有这回事?”
张安平若无其事的耸肩:“我只是发扬了从你们美国学到的某些理论。”
狙击手这个概念,其实是后世发扬光大的,在二战期间,真正将狙击手重视的是苏联。
德军和美军,对狙击手的重视程度其实远没有后世理解的那么高。
二战初期的德军,在闪电战的快节奏下,狙击手并不重要,甚至重视程度还不如勃兰登堡这一支最早的特种部队。
他们直到被苏联红军的狙击手教做人以后,才开始重视起来。
至于美军,他们对狙击手的重视,却是被一支【破破烂烂】的军队打出来的——抗美援朝结束以后,美军才开始重视狙击手,最后经过了多年的沉淀,依仗他们的国力,建立了下沉一线部队的精确射手体系跟规格更高些的狙击手体系。
二战期间,美军有狙击手,但并没有专业性的作训体系,这时候的狙击手更像是后世的精确射手——就连他们使用的武器,也都是春田步枪加装瞄准镜魔改而成的。
佐克若有所思,消化了一段时间后,他又问:
“周营长,你对中日之间士兵素质的差距怎么看?”
不待周卫国回答,他补充道:
“据我所知,你之前还在国军中服过役,且从淞沪会战一直打到现在,这方面你应该很有发言权吧。”
周卫国闻言,立刻凝重起来,组织了一番措辞后,他沉声说道:
“如果以淞沪会战为起点,日军的士兵素质,在一直下降!”
“过去张长官出过一份【张晓秘密调查报告】,其中就有对日军兵员素质下降的调查——而那是在三年前!”
“事实上,除了极少量的日军部队外,大部分日军的兵员素质,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同时呢,我方兵员的素质,随着战争的持续却在一直上升。”
“佐克上校,您应该看过【论持久战】这本书吧?”
佐克下意识的点头。
“现在的日本军队,完全符合书中对他们的预言。”周卫国侃侃而谈:“很多人都说,日本人走了一步错棋,不应该向美国宣战。”
“事实上,日本人是不得不走这一步,因为中国的战场,已经彻底的拖垮了日本的经济体系,如果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