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而已,而这一次迁都的提议,也是父皇让本宫奏请的。”
这样诸葛亮就放心多了,说道:“那就成了,既然陛下都有迁都的意思,以陛下的性格,既然让殿下奏请迁都,那三省六部这些重臣也定然被陛下说服了的,三省六部的重臣都同意了,那此事便成了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得由殿下来完成了。”
“此事本宫也是明白的,但是今日诸葛师兄也看到了,反对迁都的朝臣比比皆是,虽然这些人在朝中的权柄不重,然朝外的影响力却是不小,如果他们坚持反对迁都的话,恐怕父皇也会有所动摇的。”邓灏说道。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若想顺利推行迁都,殿下只需解决两个麻烦就好了。”
“哪两个麻烦?”邓灏连忙问道。
诸葛亮说道:“有陛下背书,三省六部、御史台、军机处、大将军都督府的重臣都不会反对迁都,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殿下其实已经掌握住了朝堂大势,殿下最大的阻力在朝外,而朝外最大的阻力有三,一是宗室、二是世家贵族、三是南阳百姓,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宛城百姓了。”
“百姓?诸葛师兄,迁都对于百姓来说真的影响那么大吗?”邓灏不解的问道。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当然大了,都城在宛城,宛城和南阳的百姓比之其他地方的百姓便高人一等了,毕竟是天子脚下生活的,一旦迁都,失去了这样的地位,百姓肯定不乐意的,而且论起天下哪里的百姓对大邓最为忠诚的,就当数南阳了,南阳是我大邓的龙兴之地,尽管如今我大邓之版图幅员千里,治下百姓不知凡几,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邓人之称的就只有南阳百姓,这些人才是我大邓最忠心之人,如果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大邓的根基也会随之动摇的。”
诸葛亮这么一说,邓灏便明了了,南阳百姓的感受真的很重要啊,邓国立国至今,出力最多的就是南阳人了,现在邓国各卫兵马中,核心力量还是南阳人,别的不说,就说宿卫宛城的羽林卫五万精锐中,超过八成都是南阳人。
“那诸葛师兄以为这三个麻烦应当如何解决呢?”邓灏又问道。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先说世家贵族吧,世家贵族虽然势力强大,但是无法左右我大邓中枢,而且他们依赖的是家族传承,而不是朝廷,因而朝廷在哪里,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过重要,他们之所以会反对,究其原因就是迁都损害了他们些许利益而已,但是这点损失他们也还是能够接受的,说到底,他们也只是随波逐流罢了,迁都不迁都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